资鲸精选 | 家族企业,是股权分散好,还是股权集中一起好呢?

来源:股权激励智慧库 时间:2018-09-26 股权激励
在英美治理模式中,首先由于股权相当分散,监督成为公共产品,即监督者收集信息、履行监督花费时间的成本由自己承担,而监督所带来的好处(股价上升)却为众多股东所享有,因此带来了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

  公司治理趋同化与相对控股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各个国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优化自己的经济行为,再加上世界上三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不断显露出其弊端,因而治理的相应变革方向也呈现为相互补充的趋同化。

  从现代公司的演变历程来看,随着所有权的日益分散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监控的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是用人唯亲,导致企业内部形成派别,不利于吸引有创造性、能力强的人才,管理人才在所有者家族中成为稀缺资源,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对物质资本的需求将导致单独由家族提供成为不可能,而对外部资本的寻求也就意味着对控制的分割。

  因此,家族式的治理模式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股份的分散化,必然向内部治理模式或外部治理模式转化。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趋同化的原因

  1两种治理模式不断显露出其弊端

  英美治理模式

  在英美治理模式中,首先由于股权相当分散,监督成为公共产品,即监督者收集信息、履行监督花费时间的成本由自己承担,而监督所带来的好处(股价上升)却为众多股东所享有,因此带来了小股东的“搭便车”行为。

  这种行为使得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失控,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即经营者的执行权超越了董事会的决定权,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是第一个弊端。如CEO的薪金与其公司绩效相比显得增长过快等。

  其次是英美模式中经营者的短期化经营行为。由于公司经营近期的利润会迅速反映在股票价格上,个人股东就把兴趣转移到股票的收益率上。

  所以为了取悦股东,经营者一般致力于近期利润的实现,从而失去了制定长期经营目标的动力。

家族企业,是股权分散好,还是股权集中一起好呢?

  因为市场往往过低估计长期支出特别是资本投资和研发投资,而是注重于一些短期性的投资运营,因而市场必定会迫使经营者把精力集中在现行股价和对付恶意收购上,而无精力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

  如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企业发现他们在新设备投资、新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落后于日本。

  又如许多恶意收购、杠杆收购和公司重组浪潮,并不是因为实际经营的需要,而是因为资本市场的经营者施加短期压力,迫使他们放弃长期经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德日治理模式

  德日治理模式曾经被一部分人认为优于英美治理模式。因为德日模式的特征是股权集中,股东为了建立长期的业务联系而相互持股,股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股东主要采取“用手投票”监督经营者,避免了短期股票价格波动和恶意收购的威胁,专心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和投资。

  但在20世纪90年代,德日陷入经济萧条。尤其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几乎摧毁了日本经济,这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它的弊端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持股比例小,法人相互持股又相当稳定,股票流动性差,缺乏资本市场对经营者的监督;

  二是银企关系密切,企业资本负债率过高,诱导了“泡沫经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日本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德日治理模式的隐忧。

  因为正是由于日本企业与银行之间实行法人相互持股,从而带来了银企关系的过度密切以及企业对间接融资的过分依赖,所以当企业发生支付困难时,银行的危机随即到来,并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以及经济体系的萎靡。

  可以说,这条恶性循环的链条正是以日本企业特定的股权结构为微观基础的。

家族企业,是股权分散好,还是股权集中一起好呢?

  而反观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美国企业,其在最近10年中飞速发展,不但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且远远抛离了德国和日本,这些似乎说明了从抵御金融风险、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方面,英美模式要优于德日模式。

  当然,在金融危机中美日两国企业的不同表现,更多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资本结构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至于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进行深入的阐述,在此仅是抛砖引玉,供读者参考。

  2

  产品市场全球化发展

  当今,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化生产冲破了国家的界线,产品市场扩展到全球化,市场障碍逐步解除,市场边界日趋淡化,全球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公司的治理效率必须满足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成为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终极目标。

  跨国公司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对公司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那些横跨不同治理模式国家的跨国公司,其子公司的治理模式必须适应子公司所在国家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各种金融法律法规,从而产生了母子公司不同的治理模式,引起了不同治理模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家族企业,是股权分散好,还是股权集中一起好呢?

  3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催化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其主要表现在:

  其一,金融自由化,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外国银行在本国建立分行和放宽经营范围等;

  其二,资本流动全球化,各国市场不得不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之中,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不得不注重公司治理的选择;

  其三,股权日益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发展,改变了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股权结构,而不同国家股东的经营理念的大相径庭,必然对公司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要更适合国际投资者的需要,要求各国法律向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向发展。


0 1794 0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评论
用户评论
  • img 用户名称 2018-12-31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