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南京森根科创板IPO在注册阶段因发行人、保荐机构撤回申报被证监会终止注册。公司早在2020年11月19日获得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2021年1月14日提请注册。终止注册表面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撤回申报,内在原因是2020年营收只有2.03亿元且最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只有6.9%,远低于最低标准20%。公司2020年5月申报时,3年报告期是2017-2019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1.87%,满足了要求。但因公司业绩比较单薄,2017年-2019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逐年下降,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占比由2017年的27.42%大幅上升到2019年的58.86%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再加上提交注册时已是2021年1月中旬,注册审核部门自然会关注公司2020年全年营收情况。2020年全年营收不理想,如果2021年营收达到2.91亿元,2019年-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也能达到20%,公司、保荐机构可以继续等待,直到可以使用2021年的财务数据。2021年11月无奈撤回申报,很可能是公司、保荐机构已知道2021年全年最理想的营收收入情况,仍无法满足科创板IPO的营收增长率指标。
证监会在注册阶段作了两轮问询,第二轮问询是2021年3月17日,问题只有一个:根据发行人提供的经会计师审阅的2020年财务数据,发行人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20,313.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2%。请发行人补充论证说明,其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的相关要求,是否具备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行业定位。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2018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2.02亿元。证监会注册阶段问询显示,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03亿元。公司2019年、2020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3.68%、0.52%。
根据上交所《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南京森根要满足“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的条件。然而,南京森根2020年营收只有2.03亿元,不足3亿元,最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只有6.9%。如果最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0%,则2020年营收至少要超过2.5598亿元。
南京森根申报科创板IPO是2020年5月29日获得受理的,当时的3年报告期是2017年-2019年,3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21.87%,是完全符合营收复合增长率条件。到了注册阶段,迟迟不能获得证监会的注册,使计算”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的最近一年从2019年延后到2020年,导致复合增长率达不到20%。注册阶段消耗如此长的时间,也与南京森根业绩比较单薄、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大幅上升,提交注册时已到2021年1月有关。
1、从2017年-2020年财务报表分析,公司净利润比较单薄,报告期内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逐年下降。
2020年11月10日公布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问题2显示公司报告期内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公司能否持续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表示质疑。
2、2020年11月19日上市委会议现场询问的问题显示: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占比由2017年的27.42%大幅上升到2019年的58.86%。
3、2017年-2019年复合增长率略高于20%,提交注册时已是2021年1月中旬,证监会自然会关注2020年营收增长情况
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是21.87%,虽然满足了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的要求,但实际增长率只是稍微高于最低标准,再加上提交注册时已是2021年1月中旬,证监会自然要特别注意公司2020年的业绩情况。公司2020年的营收数据,证监会5个月前就应该知道了,也早知道了2018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没有达到20%。
虽然2018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没有达到要求,如果2021年营收达到2.91亿元,则2019年-2021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仍能达到20%,公司、保荐机构仍然可以继续等待,直到使用2021年全年的营收数据。但到了2021年11月,公司、保荐机构对2021年营收总金额已经大致明了,意识到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满足最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0%这个指标了,才不得不申请撤回,以免被证监会不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