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发盈喜,业绩大增靠抛售阿里股份?

来源:格隆汇 YiDan 时间:2019-01-10 上市
2018京东经历了很多。有人说2018年是京东走向没落的开始,有人说京东在电商大战中已经彻底输了,甚至有人说京东正在离开互联网中心舞台。但苏宁在阿里的加持下,线上收入节节高升,收入增速在今年二季度首次超过京东,三季度亦如此。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业绩预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尽管零售行业增长随着经济下行的压力、消费风向的转变而有所放缓,但对于苏宁易购来说,可能是机会,也是挑战。

  业绩发盈喜,股价大涨

  2018年10月31日,苏宁易购在三季报中预计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8亿元至80亿元。

  1月8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上调2018年业绩预告,净利润上调至127.88亿-132亿元,同比增长203.56%-213.56%。对于此次修正2018年度业绩的原因,苏宁易购表示,原业绩预计并未考虑公司出售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带来的影响。

  受该消息影响,苏宁易购今日直接跳空高开冲高达7%,而后虽有所回落,全日也保持着近5%左右的涨幅。截至收盘,苏宁易购收涨4.38%,报10.73元。对于难得大涨的苏宁来说,今日的表现算非常不错了。

苏宁易购发盈喜,业绩大增靠抛售阿里股份?

  如果说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阿里经常杠上腾讯。而很早之前,苏宁和国美是“死对头”。不过,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国美渐渐式微,苏宁和京东杠上。话说回来,这两家同为江苏的企业,盈利模式不同,运营也不同,就连发家始末也不同,却在家电数码3C领域“硬碰硬”。

  2018京东经历了很多。有人说2018年是京东走向没落的开始,有人说京东在电商大战中已经彻底输了,甚至有人说京东正在离开互联网中心舞台。但苏宁在阿里的加持下,线上收入节节高升,收入增速在今年二季度首次超过京东,三季度亦如此。

  此前,苏宁易购披露三季报,1-9月苏宁易购营业收入为1729.70亿元,同比增长31.15%;实现商品销售规模为2348.83亿元,同比增长41.91%。前三季度,苏宁易购归母净利润为61.27亿元,同比增长812.11%,超过了去年全年归母净利润。

  盈利大增靠卖阿里股份?

  很长一段时间,苏宁与国美都陷入这样的“挣扎”:线上大规模投入,线下挣钱越来越难,两头走得都不是很顺利。

  事实上,也正因为对智慧零售方向上的转型,致使苏宁如今面临着一次持续且巨额的资本支出。2018年内,苏宁的无人店、极物、小店、AGV机器人发展的如火如荼,然而新业态探索所需的巨额资金投入也让苏宁不堪重负。或许是临近年末需要给股东交代一个好看的财报,抑或是回笼资金的需要,苏宁选择抛售阿里的股份进行“回血”。

  苏宁与阿里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苏宁宣布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苏宁易购以87.81美元/股认购阿里巴巴1.04%的股份,共花费21.46亿美元,并约定限售期为18个月。随后,苏宁宣布进驻天猫开设苏宁旗舰店,在阿里的不断导流下向京东追赶。2016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软件公司以15.17元/股认购苏宁易购19.99%股份,耗资282.33亿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仅次于张近东。

  2018年12月份,苏宁易购完成了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即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合计13,164,689股股份的出售。本次交易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在扣除初始购股本金以及股份发行有关成本及相关直接费用后,预计可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52.05亿元。

  这已是苏宁第三次售出阿里股票。2017年12月,苏宁首次售出所持21%阿里股份,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2018年5月,苏宁再次卖掉部分所持阿里股票,实现净利润56.01亿。三次售出股份后,苏宁易购已出清其所持有阿里股份,累计实现净利润高达141亿元。而这三年间,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从彼时的80多美元上涨到了最高211.7美元,即便美股行情波动加剧,如今阿里巴巴仍保持着146美元的股价。

  据媒体报道,增加四季度净利润、提振股价或为此次出售的主要原因。在此前2018中报中,苏宁易购称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9.9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91亿元相比,同比大增1957.38%,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对阿里股份的售出。如若不考虑对阿里股票的售出,当时其净利润仅为3.9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苏宁不断售出阿里股票的同时,阿里却从未售出任何苏宁股票,依然位列第二大股东。三年过后,截至1月9日,苏宁易购收报10.73元,阿里账面浮亏累计超过80亿元。

  尽管苏宁已经出清阿里的股票,但苏宁与阿里的联盟依旧稳固。阿里目前在布局本地生活服务版图,对于这么多年没有放弃拯救线下渠道的苏宁来说,或许很快就要迎来翻身的一天。线下门店开始恢复增长,线上苏宁易购增速明显高于竞品。当零售行业已经不拘泥于网上购物,而是由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来提供服务,提前布局自然也会提前享受到红利。


0 0 0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评论
用户评论
  • img 用户名称 2018-12-31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