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创投张江:资本市场动荡之下,A股、美股、港股怎么选?

来源:E药经理人 时间:2019-01-22 人物对话
在演讲开始,张江很快地抛出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在演讲中,张江分享了A股、美股、港股三大资本市场医药股指数全年走势,不难发现,整个2018年A+H二级市场整体处于一个先扬后抑的动荡状态。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医药产业资本市场始终处于激荡变化的风口浪尖之上。

  继2018年4月港交所新政医药股开闸之后,很快8月港交所创新板第一股歌礼生物顺利上市,此后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一系列明星生物公司陆续赴港IPO。

  到了11月又传来消息:我国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又在一瞬间点燃了行业投资人与企业的热情:对于企业而言,多了一条上市途径;对于投资者而言,则多了一个退出机会。

  但紧接着,美国对中国发布的301调查报告则将激动的情绪降至冰点。这份罕见的在301报告中直接点名三家中国风投机构的文件,让行业中嗅到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即将受到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的味道。

  而更直接的影响,则体现在12月份的4+7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之后。随着中标结果的披露,医药股呈断崖式下跌。行业认为,这是中国传统仿制药时代结束的信号。

  那么,真实的中国医药产业资本市场在过去一年中究竟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面貌?仿制药时代结束之后,2019年那些以创新药研发为驱动的公司该如何选择IPO地点以及如何理性估值?港交所创新板和上交所科创板对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平安创投管理合伙人、H50轮值主席张江在1月19日由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医药产业新年展望会”中,以“2019创新药资本市场展望”为题进行了分享。

平安创投张江:资本市场动荡之下,A股、美股、港股怎么选?

平安创投管理合伙人、H50轮值主席张江

  1 2018主题词:跌宕起伏

  “2018年,黑天鹅事件频发,医疗资本市场被动跌宕起伏。”在演讲中,张江如此表示。

  过去的一年的确是风云变化的一年。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无疑是2018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正式组建,这意味着国家医保控费顶层设计已逐步搭建完毕,尤其是随着各省级医保局的全面挂牌,接下来就是各种政策的逐渐落地。“从九龙治水到超级买单方的诞生,我们能够看到过去一年里医保局的威力和意义开始显现。”张江说。

  而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也成了2018年下半年中国医药产业最为外界所关注的话题。7月的华海事件,使中国原料药、制剂海外出口质量开始遭受质疑;8月,震惊全国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更是使得国内医药行业审查审批公信力受到重挫;到了11月,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曝出,则让医疗行业科研创新以及基本道德备受质疑挑战。

  不仅如此,2018年同样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的年份,从而各细分领域都开始面临着巨大挑战。

  从研发端来看,优先审评审批的进一步落实、药品MAH试点的逐渐推进,以及加入ICH这一标志着中国药监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事件,都对企业实际上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从生产端来看,解决审评积压、临床数据自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环保法以及接下来可能成为药监局下一个工作重点的药品生产工艺核对,实际上也都是行业中存在已久的一些顽疾被曝光出来,并且亟待解决。

  而从应用端来看,对于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抗生素、大输液等一些产品的限制,仍然是主要的行业基调,尤其是随着国家辅助用药目录的即将出台,整个中国医药市场格局有可能会发生巨变。

  最重要的,还发生在医保层面。不管是引发行业震荡的“4+7”带量采购,还是备受关注的医保支付标准的逐渐明确,以及国家药价谈判、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这些大事,实际上都在反应同一个基调:控费。

  “过去一年实际上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医保控费终于落地了。刚才嘉宾提到零售终端的增长开始超过公立医院,但是,这不代表此后零售层面国家医保局不会去介入,任何不合理发生的地方都会有控费的落地。第二,就是对创新的支持和对质量的要求。监管成本会提高,这也是一个驱逐劣币的过程。”张江表示。

  2 投资市场:动荡中仍乐观

  “从资本市场来说,去年的港交所,今年的科创板,大家都有很多期待,也代表着有更多创新的发生。但是创新不代表一定支持高估值,创新意味着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

  在演讲开始,张江很快地抛出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在演讲中,张江分享了A股、美股、港股三大资本市场医药股指数全年走势,不难发现,整个2018年A+H二级市场整体处于一个先扬后抑的动荡状态。

  “具体来看,港股和A股的医药指数的涨跌有一定的同步性,同时二者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美国。从收益上来看,半年A股和港股收益率显著高于美股,但全年美股的累计亏损率反而要比港股和A股低。”张江分析道。

  但在张江看来,尽管呈现出不小的波动趋势,但整体来看,在整个2018年医药股相对于整体的大盘还是不错的,“所以并不是行业有问题,可能是大的趋势的问题。”

  而从投融资的情况来分析,从数量上来说是大幅度降低,但从融资的金额来说反而是大幅度上升。张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医疗行业融资总额为212亿元,2018年总体融资额则达到了787亿元,复合增长40%。其中,药品和医疗服务是增长最快的两个板块,2018年分别达到341亿元和314亿元。而在并购领域,2018年并购事件共计有95件,5年复合增长85%。

  “这意味着,大家投项目更加谨慎,但是大项目越来越多。不管是创新,还是大的项目的并购,都是在向头部企业集中。”

  3 比起去哪上市,做好自己更重要

  “我也看到很多企业在很早期就纠结,到底是去美股上市,还是去港股上市。其实真的是想多了,只要企业好,去哪个都可以。但同时最火的那一个不一定适合自己,最终还是要聚焦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

  在演讲中张江提及,因为港股市场的逐渐放开,又伴随着科创板即将出台,很多企业开始迷茫甚至忧虑:机会这么多,我该去哪上市呢?

  事实上在张江看来,上市这个事情要挑最好的时机,拿最合适的价格,每个板实际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就创新药而言,全球三大资本市场也是各具特色。

  例如A股,其优点很明确:当前市盈率高、流动性相对较强,更重要的是,无语言文化障碍。当然,想要在A股上市首先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不确定性高,同时创新企业一般无法达到A股较为严格以及明确的上市要求,锁定期也长。科创板将是全新的尝试,值得期待。

  而港股作为发布新规允许未盈利生物技术公司上市的一个重要资本市场,也正成为一个火热的上市地,其优点在于门槛不高,但注意,门槛不高可不意味着没有门槛,其同样对生物药企有要求,例如市值不低于15亿港币,至少有一个产品在正规市场成功完成临床I期,有资深投资者至少IPO前六个月参与等等。并且,张江认为,许多港股传统投资人更看重实际财务数据,对于创新型企业缺乏足够的认知。

  美股作为境外的资本市场其特点在于市场成熟,流动性好,同时投资机构对生物医药行业有很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但显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去美国上市,一方面,投资者对中国特殊国情可能缺乏认知,并且也存在语言、文化、市场等客观障碍。另一方面,竞争激励是一个显著现象,因此可能更适合那些拥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公司。

  “实际上,具体上哪个板,尤其是美股还是港股,到最后六个月的时候再考虑就完全来得及。创新药企业主要注重创新研发力和效果,强调的是创新性和速度,但归根接地还是要把公司做好。”张江建议,企业还是要聚焦到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明确自身优势地位,例如要思考清楚,自己最擅长的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是研发还是规模生产,还是未来的集采,或者跟保险公司合作,抑或引入国外技术?

  “也不需要追求热点例如肿瘤才能活下去。即使垂直领域不能讲很大的故事,但只要能做到细分第一,不管上市或被并购你都有价值。”张江表示。

  来源|E药经理人


0 0 0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评论
用户评论
  • img 用户名称 2018-12-31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