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笔记周报 | 一次核准5家IPO批文,新股发行节奏有变?2家科创板企业领罚单,泰坦科技​冲刺IPO!

来源:王若水  时间:04-17 上市
本文为IPO笔记整理撰写。

  一、IPO企业舆情综述

  4月10日,证监会核准5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年初以来,共核准44家企业IPO,同意23家企业科创板注册;57家企业完成发行,融资823.77亿元。平均每周核准3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

  一天内核准5家企业并不常见,市场对此有所议论,是否意味着发行节奏已加快?

  对此,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相关部门在维护市场基本稳定运行基础上,继续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针对申报企业情况,统筹审核进度,每周核发一定数量的IPO批文。既不因各种因素暂停IPO发行,也不因各种因素降低把关质量,助力企业解决较为迫切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的作用。

  同时,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平稳发行节奏,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但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持续明确市场预期、维护市场稳定。

  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记者获悉,目前,相关部门正按照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因疫情原因出现暂时性业绩大幅波动的处理规则,提高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韧性和包容性。

  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

  年初以来,证监会共核准44家企业IPO,同意23家企业科创板注册;57家企业完成发行,融资823.77亿元。平均每周核准3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41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39家企业获得通过,IPO通过率95.12%,较去年同期75%的过会率有所上升。

  略显特殊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IPO企业上会集中在1月和3月。其中一月审核家数为27家,3月审核14家。一季度IPO被否企业只有一家,为北京嘉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另有一家企业取消审核。一季度获得IPO考核通过的39家企业合计计划募资272亿元。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疫情之下IPO常态化,显示目前我国A股市场初步形成以新股发行常态化为标志的全市场常态化发展格局。未来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同时还有监管执法常态化、市场基础性建设常态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常态化、投资者理性参与常态化、退市企业常态化。

  “IPO过会率提升,体现资本市场正常的融资能力,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整体理性投资氛围。因此过会率提升是资本市场常态运行的关键一步,对于维持市场稳定和资本市场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潘向东表示。

  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新股发行工作

  4月10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5家企业的首发申请。5家企业是: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人行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天内核准5家企业并不常见,市场对此有所议论,是否意味着发行节奏已加快?

  对此,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相关部门在维护市场基本稳定运行基础上,继续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针对申报企业情况,统筹审核进度,每周核发一定数量的IPO批文。既不因各种因素暂停IPO发行,也不因各种因素降低把关质量,助力企业解决较为迫切的资金短缺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发挥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大局的作用。

  同时,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平稳发行节奏,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但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持续明确市场预期、维护市场稳定。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相关领域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对搞好资本市场建设、畅通融资渠道提出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建设问题引起高层关注,并连接两次作出了相关指示。4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指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4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新股发行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证监会坚持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重点改革发展,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首先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化服务。2月3日,《关于发行监管工作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安排的通知》发布,明确暂缓相关时限、有效期等计算,接受企业非现场报送材料,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

  为更好地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和防疫抗议重点企业,证监会开通“绿色通道”,对疫情严重地区企业、防疫抗疫领域重点企业的首发、再融资申请,在坚持标准不降、条件不减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审核,根据疫情影响程度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目前,相关部门正按照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因疫情原因出现暂时性业绩大幅波动的处理规则,提高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韧性和包容性。

  其次为复工复产释放政策红利。发布再融资新规,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再融资服务覆盖面,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适当延长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以满足上市公司资金需求,助力上市公司抗击疫情、恢复生产。

  此外,还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指导上交所制定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规则,细化科创属性标准、明确市场预期,支持鼓励更多符合科创板定位、具有科创属性的硬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

  第三是科学合理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始终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坚持审核不放松,切实防控各类风险。同时,保持审核效率,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申报冲刺IPO情况

  科创板西南第一股今日上市 成都先导募资8.35亿加码主业

  4月16日,科创板西南第一股成都先导(688222,SH)将上市交易。

  成都先导是一家药物发现领域的公司,主要依靠其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的设计、合成及筛选,为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作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尖端技术之一,DEL技术近年受到愈来愈多生物医药企业的注意与青睐。而最近一段时间,生物医药也成为A股的风口,比如恒瑞医药(600276,股吧)创造了今年股价高点。前沿技术再结合市场热点,成都先导上市后的表现,也备受外界关注。

  4月16日,成都先导将在科创板上市,成为西南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成都先导发行4068万股,发行价格为20.52元/股,募资8.35亿元,发行后总股本40068万股。按照这一价格计算,成都先导发行时市值约为82.22亿元。

  成都先导是一家药物发现领域的公司,主要依靠DEL技术为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服务。

  科创板迎“落榜考生” 泰坦科技再度冲刺IPO

  熟悉的“考场”,熟悉的“赛制”,熟悉的“选手”,泰坦科技在时隔7个月后再度冲刺科创板IPO。

  有了前次“备考”经验,主打“实验室走出来的创新”的泰坦科技此行显得更有底气。从最新招股书申报稿来看,公司不仅加大了融资步伐,更对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等信息披露表述予以规范、修订,力求提交一张高质量的IPO“答卷”。

  在投行人士看来,上交所日前发布《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细化了科创板服务的行业范围,特别圈定了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深度应用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如金融科技、科技服务等,进一步凸显了科创板的包容度。

  西力智能拟科创板IPO 新朋股份间接持股

  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申报科创板,目前处于辅导备案状态。记者查询获悉,该公司股东之一上海金浦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控股方为新朋股份(002328.SZ)。西力智能主营智能电能表、智能水表、智能充电终端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的研产销。

  蓝特光学新三板转道科创板 IPO进入“已问询”状态

  蓝特光学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2016年3月22日挂牌新三板,2017年10月13日终止挂牌新三板。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学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光学元件的多个细分领域,凭借优秀的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满足了下游知名客户较高工艺指标要求和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标准,已成为AMS集团、康宁集团、麦格纳集团、舜宇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苹果、华为等众多知名企业的终端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蓝特光学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4.10亿元、3.95亿元、3.34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1.13亿元、1.16亿元。

  背靠国资委奥雷德闯关科创板 IPO进入“已问询”状态

  奥雷德于2015年11月12日挂牌新三板,目前仍在新三板挂牌。公司是一家主营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近眼显示系统,具体包括瞄准观察系统、头盔系统、模拟训练系统等军用领域和医疗器械、工业检测、消费电子等民用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涵盖SVGA、SXGA等分辨率和彩色、白光及高亮绿光等多种型号。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1.02亿元、1.17亿元、1.35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672.97万元、10297.66万元、2882.63万元。

  公司按照《上市规则》第2.1.2条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根据信永中和出具的《审计报告》(XYZH/2020BJA120011),公司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为2,353.43万元,营业收入为13,522.41万元;发行人预计上市后总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符合上述标准。

  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奥雷德背靠国资,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兵器集团通过昆明物理研究所、北方红外、中兵投资、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合计持有公司19,348.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5.06%,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西力智能拟科创板IPO 新朋股份间接持股

  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申报科创板,目前处于辅导备案状态。记者查询获悉,该公司股东之一上海金浦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控股方为新朋股份(002328.SZ)。西力智能主营智能电能表、智能水表、智能充电终端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的研产销。

  三、IPO监管信号

  2家科创板企业领罚单!源于信息披露问题,4名保荐人+4名会计师都被采取监管措施

  因招股书信息披露存在问题,2家科创板企业及其中介机构被出具罚单。

  这2家科创板企业分别为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可科技”)和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因招股书未充分信息披露,证监会决定对上述2家公司采取1年内不接受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相关文件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同时,分别对4位保荐代表人采取监管谈话的措施。

  上述两家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均为天健,证监会对天健及其4名签字注册会计师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杭可科技信披前后不一致被罚

  证监会发现杭可科技在申请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招股说明书中信息披露存在两项问题:

  一是未披露暂停执行合同情况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风险、相关预付款披露有误。2018年12月,比克动力暂停四期项目合同,招股说明书未予披露,且比克动力四期合同预付款合计1600万元,占合同金额比例为15%,与招股说明书披露该项合同预付款30%不一致。

  二是未披露比克动力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承兑的情况。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期间,比克动力共12笔商业承兑汇票、合计11692.7万元到期未能承兑,其中4460万元已通过电汇等支付,其余7232.7万元尚未支付,上述情形与招股说明书披露不符。

  证监会决定对杭可科技采取1年内不接受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相关文件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保荐代表人傅毅清、王东晖也因对发行人合同执行、应收票据兑付等情况的核查不充分被证监会要求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赵丽、金东伟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容百科技未充分披露风险被罚

  证监会发现容百科技在申请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招股说明书中信息披露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未充分披露比克动力信用风险大幅增加情况。公司于2019年7月1日起将比克动力信用额度调整为0,但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为7月16日)中未披露该事项并充分提示风险。

  二是未披露比克动力“回款”的实质为以自身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偿还逾期应收账款。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截至2019年6月25日,比克动力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及电汇合计回款金额为10,561.62万元,回款比例约为49%”。上述还款中,比克动力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总计7,002.84万元,占总回款的66.30%,但公司未披露回款是以自身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为主的情况。

  证监会决定对容百科技采取1年内不接受发行人公开发行证券相关文件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同时,保荐代表人高若阳、徐欣也因对发行人未勤勉尽责,对发行人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等情况的核查不充分被证监会要求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签字注册会计师倪国君、何林飞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证监会要求天健应认真吸取教训,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勤勉尽责履行审计义务,确保执业质量。

  强化科创板质量,监管持续从严

  上述对2家企业的处罚是进一步强化科创板信息披露质量的举措,信息披露对科创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抓住了信息披露这个核心,精简优化发行条件,仅规定原则性、底线性要求,取消了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比限制等方面的规定,将这些投资者可以自行判断的事项转化为精准全面深入的信息披露要求。审核注册部门不对证券的价值好坏、价格高低作实质性判断。所以,在持续监管环节,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针对性是对市场的尊重,对投资者的负责。

  在强化对已上市企业的信披要求外,上交所还针对申报科创板项目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进行现场督导。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申报项目的保荐机构接受了现场督导。

  上交所对前期4家现场督导项目中发现的保荐代表人、签字会计师和签字律师核查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依据相关规则集中实施自律监管。近日处理的项目涉及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简称诺康达、金达莱、光通天下、连山科技)等现场督导项目。上述项目的发行人在现场督导结束后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已终止审核。

  同时,上述4单项目的保荐机构德邦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光大证券,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北京天圆全领了监管工作函。

  上交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现场督导主要针对保荐机构,目的是为落实好科创板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不是对申报企业从严监管或提高申报门槛。

  该负责人介绍,在试点注册制的审核中,必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核查把关作用;保荐机构作为主要中介机构,必须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充分了解发行人经营情况和风险,并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进行全面核查验证。大部分保荐机构能够按照业务规则和执业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但也有部分保荐机构存在尽职调查不到位、招股说明书等文件制作不到位、问询回复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到审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