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蚂蚁集团亲自官宣上市,将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这家估值2000亿美元(约合1.4万亿人民币)的金融科技独角兽终于坐实了上市的消息。
企查查数据显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注册资本约237.8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井贤栋。
起步于 2004 年成立的支付宝,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服),这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
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目前,其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子业务板块。
此外,企查查数据还显示,截至7月20日,蚂蚁集团共经历了7轮融资。根据媒体报道,蚂蚁在2018年6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估值水平约为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这也创造了近些年全球金融科技单笔最大规模私募融资。
三轮融资后,蚂蚁估值已在万亿量级,而此次IPO或将刷新2020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纪录。
凭什么估值一万四千亿?
蚂蚁集团通过支付、数字金融和科技这三大业务板块,走通了从客户引流到商业变现的盈利模式。
依托于支付宝这一国民支付app,和阿里生态的丰富场景,蚂蚁集团轻松实现业务引流与数据沉淀。
数字金融和科技则是“变现”的关键两环,以前蚂蚁集团自己做,走的是重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之路,将几乎所有金融牌照纳入怀中,同时资本占用与风险敞口都在体系内不断放大。
但在监管趋严和严控杠杠之后,蚂蚁从2017年开始走向开放平台之路,将客户与场景输出给合作金融机构,同时借此实现不承担风险敞口,不占用资本的轻资产增长之路,三轮融资后,蚂蚁估值已在万亿量级。
2015年、2016年、2018年,蚂蚁集团分别完成A轮(约18.5亿美元)、B轮(约45亿美元)和C轮(约140亿美元)融资。根据媒体报道,蚂蚁金服在2018年6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估值水平约为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万亿。
据数据显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两家商业保理公司,分别为商融(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商诚(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而蚂蚁也将进一步支持服务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分别对应着蚂蚁内需、全球化、科技的三大战略。
蚂蚁金服的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
对于蚂蚁集团的供应链金融,早在2016年,蚂蚁金服已宣布全面开启农村金融战略,并发布“谷雨计划”。蚂蚁集团携手国内数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并通过阿里生态圈中农村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菜鸟物流、阿里云等力量,从生产端为农户、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销售服务。
农村金融面临着客户量多但风险管控难度大的问题,很少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蚂蚁集团从信贷切入农村金融服务,农户后续的支付、理财、保险等服务才会选择蚂蚁金服,也率先占据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主要优势:
①蚂蚁集团基于阿里生态圈中完善的电商平台、云计算等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内部资金流形成闭环流动。
②蚂蚁集团所针对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是农户生产经营、收入来源主要依托,其对农户风险的把控超过所有金融机构。蚂蚁金服通过以账户形势对农户授信,农户可将账户上的钱用于购买农资农具,等农产品出售后,货款优先偿还贷款后给农户。这样三者之间形成的闭环可大大降低金融风险。
③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阿里,联合“三通一达”,即申通集团、圆通集团、中通集团、韵达集团等共同组建了菜鸟网络。
菜鸟网络以数据为核心,通过社会化协同,打通了覆盖跨境、快递、仓配、农村、末端配送的全网物流链路,提供了大数据联通、数据赋能、数据基础产品等,为整个供应链数据信息监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④蚂蚁集团通过和中华保险合作,对农户的养殖过程进行投保,进一步降低农村信贷风险,也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客户粘性。
蚂蚁集团的“三板斧”
这只蓝皮蚂蚁究竟有怎么样的能耐呢?下面就来看看蚂蚁集团的三种关键能力。
1、风控模型
金融竞争本质在于风险定价能力,蚂蚁集团可以可基于海量的、非线性的数据构建各类模型,来优化决策,辅助判断风险。
供应链金融建模对金融风控的创新应用,使中小微企业基于交易历史等供应链数据能够获得更灵活高效融资的可能性。
但风险控制模型是高度场景依赖型的产品,每一个数据维度都有可能影响模型的准确那么脱离了原有场景的风控模型是否有效?传统金融机构的独立严格的风控机制下,其能否信任蚂蚁金服的风控模型产品的能力输出?
这背后所依凭者有二:一方面阿里巴巴从长期的攒下来丰富的数据积累;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一直以来就是非常重视、理解业务的公司,阿里巴巴的强运营能力和强公司文化可以证明,无论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还是“新六脉神剑”中的“客户第一”、“因为信任,所以简单”的价值观,当然还有那句经常被内部员工调侃的“拥抱变化”无一不在体现着这一点。
大数据大数据作为一种核心资源和分析基础一直备受青睐,蚂蚁金服当之无愧地拥有行业内最大体量和最丰富维度的数据。
2、大数据
大数据作为一种核心资源和分析基础一直备受青睐,蚂蚁当之无愧地拥有行业内最大体量和最丰富维度的数据。
一方面,背靠阿里巴巴商业生态,蚂蚁从这一“强数据、强场景”中积攒了足够的养分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通过“收钱 ”将海量线下商户在线化,找到了其他竞品没有的数据源,蚂蚁的业务也从线上走到了线下。
当然,商户的经营情况不仅受到其自身经营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交易对手、产业链上下游等因素的影响。
在阿里的生态内,通过积累大量关联数据,蚂蚁可以从各个维度了解供应链的整体状态的一种能力,其可用于判断需求方向和需求量,目标客户资信评估,风险分析、警示和控制,或者用于精准金融和物流服务。
3、场景驱动能力
将数据化授信的决策能力输送到各个场景中,结合金融能力和场景,从而推出体验更佳的产品,蚂蚁的这个能力其实是力求满足小微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场景需求形成个性化的产品。这些产品的逻辑则是多样化的数据、场景化的设计。
蚂蚁适配丰富的场景,在阿里系内部包括天猫、淘宝、优酷、淘票票、口碑等线上、线下场景。蚂蚁可以把这些场景匹配给金融机构。
登录 后即可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