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1年老牌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终止背后的真正原因

来源:股权激励观察  时间:01-13
天夏智慧股权激励计划的夭折本质上还是在于激励数量、业绩指标设计得过于激进。

2017年2月11日,天夏智慧的一则“终止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告给资本市场增添了一些唏嘘:一个已上市21年的老牌国企,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


一、天夏智慧的前世今生

天夏智慧为何方神圣?这个还得从24年前的一次国企改革说起:

1993年2月,梧州市康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也就是天夏智慧的前身。由广西梧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中国银行南宁信托咨询公司、梧州市电池厂三家企业共同发起的,主营业务是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的生产、销售;

2001年12月31日,公司更名为广西红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化妆品、鞋油的制造;

2004年11月22日,公司更名为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美容保健、化妆品、索芙特化妆品。没错,就是曾经的中国洗面奶唯一驰名商标“索芙特”,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海藻减肥香皂,并创造出“10块香皂换一台索尼电视机”的神话,曾经是中国日化第一股,市值一度超过28亿!

2006年,索芙特迎来了业绩巅峰,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12.57亿元;然而2010年开始,索芙特出现亏损,2012年4月因连续两年亏损而遭遇退市警告;2015年1月,索芙特收购了天夏科技100%的股权,11月,它又高调宣布进军智慧城市业务,并且公司直接改名“天夏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索芙特”这个名字将成为历史。未来,索芙特将以“天夏智慧”的身份,从一个传统日化行业上市公司转型成为以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为主业的上市企业。然而,看似成功的转型,却接连爆出了危机,股权激励计划也无法推行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股权激励计划夭折

按照天夏智慧的公告说法,股权激励计划终止的原因是超过了“60天”的限制,具体来讲,《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股权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应当在60日内授予权益并完成公告、登记”。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显然不仅仅是!

天夏智慧是在2016年8月23日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9月14日公告该草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但因以下这条规定,授予需顺延:

理由是:

(1)2016年10月28日,公司公告了2016第三季度报,因此9月29日至10月28日期间是定期报告窗口期,不得授予限制性股票;

(2)2016年8月30日,公司部分高管会同各中介机构在广州市天吻娇颜化妆品有限公司四楼会议室开会商讨出售资产及开展尽职调查事宜,此次会议标志着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入实质性阶段,并于11月2日公告、申请停牌,11月30日公告、申请复牌,因此8月30日至12月2日为重大资产重组期间,在此期间不得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把以上两个期间刨去“60日”的限制,公司需在2017年1月31日前完成公告、登记,方可授予限制性股票。然而,就是在2017年2月11日,公司公告无法在规定的60日内完成授予,股权激励计划被迫取消。

三、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华扬资本分析,取消主要基于两大最主要的原因:1、员工出资压力太大;2、业绩指标设定太过激进,员工没信心完成。

首先讲第一点,根据天夏智慧披露的方案,首批激励对象为45人,激励总股数为4119.75万股,授予价格为前一交易日的交易均价的50%——11.84元/股,因此人均出资为:11.84元/股×4119.75万股÷45人=1083.95万元!这个出资压力一般激励对象是比较难以承受的,需要贷款,而天夏智慧近阶段的股价表现不是很好,银行难以给到员工这么高的额度。

再讲第二点,限制性股票解锁的业绩指标:2016年-2018年净利润应不少于:3.5亿元、6亿元、7.8亿元,而天夏智慧披露的前三季度报告,一季度收入0.82亿元、亏损0.06亿元,二季度累计收入3.47亿元、累计净利润0.43亿元,三季度累计收入6.55亿元、累计净利润1.36亿元,相比员工对完成“2016年-2018年净利润应不少于:3.5亿元、6亿元、7.8亿元”是明显信心不足的。

总结

因此,天夏智慧股权激励计划的夭折本质上还是在于激励数量、业绩指标设计得过于激进,加之更名前的“索芙特”经历了三次重组失败、业绩下滑严重乃至出售主营业务子公司(天吻娇颜),员工对此股权激励计划信心完全不足。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