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董秘团队如何搭建配置?【干货】

来源:董秘俱乐部  时间:04-22
董秘作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代言人,联络官,其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认可,董秘团队的搭建配置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大量企业加入资本行业,踏上资本市场之路。企业上市发生质的变化,想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董秘作为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代言人,联络官,其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认可。
下面我们来聊聊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董秘团队的搭建配置!

 

 

创业阶段——0

 

 

创业阶段,此时是没有董秘组织的,这个时候问老板董秘是谁?老板第一反应可能觉得是公司的秘书呢!公司一些事务性的活让她干就可以了。

 

 

融资阶段——兼职1

 

 

在融资阶段,经过了初创阶段的迷茫,进入了AB轮融资的时候,往往是财务总监兼任董秘的工作,强大的财总变的三头六臂,此时主要的工作也就是负责公司治理,召开董事会、股东会这些事项,把投资人引入进来,把治理结构平台给搭建好。


IPO准备阶——专职1~2

 

 

到了IPO的准备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上市辅导阶段,这个时候一般会形成一个简单型的董秘组织,这时候老板知道了要上市,得有董秘来管这些专项的工作。1.组建证券部2.组建公司内部上市工作小组3.组建中介团队,定好中介定期会议及协调机制4.与券商、律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制定整体的IPO工作进度计划,并责任到人5.围绕IPO流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项工作流,以更好地梳理公司各项业务,及为上市后建立合规的保障。做到工作日常化,在日常中去把控好

 

 

次新股阶段——2~3

 

 

经过前期的“九九八十一难”,企业终于熬上市了,上市登岸后进入了次新股时代,这个时候董秘团队基本上有两三个小伙伴了。
此时董秘职责在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规范运作工作,就是根据《证券法》《交易所上市规则》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做一些专项的合规管理型的工作,包括重大交易、关联交易、对外担保等规范运作事项的管理。
此阶段也新增了一个投资者关系的工作,因为上市之后,公司由原来的非上市公司变成公众上市公司,就要面临很多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就需要把投资者关系维护好。

 

 

资本扩张阶段——3~5人规模

 

 

在企业扩张时期,董秘要负责公司治理、规范运作、资本运作、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这些工作,我们看到新增了资本运作工作,此时企业在内生式增长的基础上,开展外延式的并购重组,或者需要募集资金来助推公司的发展。
资本运作的工作就这么被导入了,团队的人员提升到3~5人的这么一个规模,这时形成了一个团队。但是内部大家不知道大家怎么分工,大家都是有什么事上什么事,缺乏章法。

 

 

成熟阶段——4~7

 

 

扩张之后,企业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慢慢的开始成熟了,董秘组织工作的范围在上述的工作基础上,又增加了公共关系的维护。因为一个好的上市公司或者是一个受人关注的上市公司,
除了刚才说的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关系的维护之外,受关注度也相应变高了,这个时候媒体以及各监管机构对董秘的关注也会提升上来,董秘的公共关系管理工作也就开始加强了,需要对舆情进行监控,注重重大事项的舆情监控和进行有的放矢的公关维护。

除了工作类别的增多,往往此时的董秘团队也进行了内部的分工,形成了由证券事务代表为主管的信披合规团队和由IR经理为主管的IR & PR团队,形成了管理的矩阵,随着分工的引入形成了董秘-主管-专员的三层架构,人员也扩张到4~7人。

 

 

集团化/国际化阶段——7+

 

 

在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有些企业会进行下一步发展,进入一个集团化和国际化阶段。这个时大型企业开始考虑分拆上市,或者在境外进行一些募资或者海外并购的跨境资本运作。
此时董秘组织工作内容又增加了一个资本市场协同的工作,因为这个时候需要跨市场、跨领域运作,做分拆上市,跨市场的融资,好比在香港市场发境外美元债,在美国市场做CDR的存托凭证等这些工作,以及子公司的一些资本运作项目需要介入进行协调。

这个时候的团队当中大概有七八名成员,但是有两三名成员对应的专业资历比较深,而且管理能力比较强,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工作属性和个人特长在团队当中选取几个人来成立项目小组,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负责人搭建不同的小组来管理,一专多能、互相督促的小组又推动了整个团队能力的提升。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基础性制度,构建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新格局。近两年,包括注册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助推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迈进,压实了上市公司、券商等中介机构的责任,同时也促进投资者优选资产。
趋于良性循环的生态激发出了市场巨大的活力,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日益优化,各市场主体的核心工作也在变革之下面临升级挑战。
注册制对董秘的整体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信披型、事务型董秘需要向战略型董秘转型,不仅要强化对公司及所在行业、产业链基本面的理解,向市场全面传递公司价值,还要推动公司规范治理,兼顾相关者的利益,才能有效借力资本工具。
董秘需要深度理解“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要义,立足产业、强化研究能力,让多元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价值、发现公司价值,帮助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建立信任关系,共同为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保驾护航,推动要素资源向有价值的标的集聚,畅通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