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浪人:腾讯收购搜狗,续写搜索新篇章,互联网大厂硝烟再起

来源:世纪浪人  时间:09-27 智库
2021年9月24日,搜狗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腾讯完成合并。合并完成后,搜狗将成为腾讯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并完成私有化退市。这也是自今年7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搜狗公司股权后,搜狗首次披露合并的进一步细节。

资鲸网原创出品,首发资鲸网,了解更多有料创投资讯请下载资鲸网APP。

封面图片:2017年11月9日,搜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举行挂牌上市仪式(来源:新浪美股)

   【前言】互联网大厂从未停止过扩张的脚步,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商业大战总在它们之间轮回上演,巨量的资金砸向他们目视已久的项目,那些开枝散叶的成就,就像谍战剧中的惊险桥段撕扯着资本圈中那些紧绷神经的人们,一时间,“龙虎争霸,硝烟四起”。

  2021年9月24日,搜狗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腾讯完成合并。合并完成后,搜狗将成为腾讯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并完成私有化退市。这也是自今年7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搜狗公司股权后,搜狗首次披露合并的进一步细节。至此,腾讯收购搜狗案已尘埃落定,属于搜狗的时代,正式结束了。

  根据公告,搜狗目前已要求暂停其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交易,搜狗流通股份以9美元每ADS的价格被收购。

  搜狐则发布公告表示,Sohu Search出售搜狗所有A类普通股及B类普通股,交易价为每股9美元。搜狐收到约11.8亿美元现金总对价,不再持有搜狗任何所有者权益。

  手机版搜狗输入法软键盘演示(来源:百度百科)

  一、腾讯收购搜狗的诱因

  腾讯为何收购搜狗,一直以来众说纷纭,堪称业内“哥德巴赫猜想”。从搜狗浏览器、输入法、搜索引擎、邮箱、人工智能几大主要业务来看,基本与腾讯重合,一些业务甚至是直接竞争对手。

  “收购搜狗目的之一,是加码通用搜索引擎市场,增强自身在搜索领域的话语权。”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作为互联网主要流量入口,腾讯搜索野心并不小,十多年前就开始重金探索搜索市场,只是一直未有太多建树。

  搜狗美股最新行情,截止美东时间9月25日4时(来源:东方财富网)

  2020年7月27日,腾讯正式向搜狗发出了私有化收购要约。

  腾讯一直在深度思考并向互联网深水区进军,作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大厂,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清楚地知道,何时依赖投资、何时依赖并购,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转向并购,腾讯的组织架构也明显比竞争对手宽松,事业群、事业部享受着很大的独立自主权。从财务角度看,并购可以明显增厚营业收入,投资人可能给予其较高的估值。

  在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始终占据行业第一的市场份额,加上微信和字节等移动搜索的冲击,搜狗的竞争力更加式微。腾讯与搜狗自2013年就建立合作,搜狗被腾讯收购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归宿。

  首先,从宏观层面讲,自从2019年以来,腾讯有一个清晰的变化趋势,那就是从“非正式帝国”转变为“正式帝国”。这一点,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早有共识。

  在中国互联网巨头运营史上,外界一般认为:阿里巴巴喜欢收购并表,腾讯则喜欢战略投资和联营。然而,上述刻板印象也是很晚才形成的——在2016年以前,阿里也不太喜欢收购,当时人们一般认为“阿里喜欢投资,京东喜欢单干”。阿里通过并购建立“正式帝国”的努力始于2016年,而腾讯则始于2019年。

  其次,搜狗是微信搜索功能的技术支持者,微信接下来可能要强化搜索功能了。

  现在,微信生态内部每天都在产生海量信息,但是微信搜索功能的存在感并不强,大部分人可能只是搜索聊天记录、朋友圈之类。“搜一搜”功能推出已经两年,但是渗透率不高;公众号内部的搜索功能使用者很少(大部分人习惯在对话框输入关键词);也很少有人用微信搜索站外内容。如果搜狗并入腾讯,上述情况可能有根本性改变。

  搜狗创始人兼CEO王小川(来源:百度百科)

  过去几年微信推出的新功能,有很成功的,例如小程序、看一看、视频号;也有很不成功的,例如时刻视频、好物圈(圈子)。搜一搜介于两者之间——它的功能其实很强大,但是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使用。强化这个功能,可以进一步巩固微信在媒体内容分发方面的优势。在财务上,如果搜一搜引进竞价排名之类的广告(现在还没有),将成为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但是,这个功能的具体发展路径还要看张小龙的态度。

  第三,搜狗输入法是中国DAU最高的移动APP之一,按照QuestMobile的统计甚至可以列入前三(高于淘宝、支付宝、抖音);但是由于它是工具APP,这些DAU没有产生很大的战略或财务效应。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早已耗尽,互联网巨头都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之内挖掘潜力。腾讯有没有可能激活搜狗输入法,赋予它一些新的功能,或者将流量高效地导出?

  这让我们联想到了阿里/蚂蚁通过改版支付宝,试图激活支付宝的大批用户,将其导向饿了么、口碑等本地生活服务。不过,搜狗输入法面临的情况更棘手——它是一个纯粹的工具,用户甚至极少打开它的APP界面,也谈不上“有效使用时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工具APP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工具属性越强,问题就越严重。

  2020年6月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显示,百度以66.15%的市场份额占据行业第一,搜狗以22.06%的占比位列第二。另外,神马、好搜、谷歌等的占比均为个位数。无疑,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场的霸主地位无法撼动。

  就传统搜索引擎而言,百度一家独大,行业难以再有什么新的故事。未来搜索行业的想象力在移动端。

  传统搜索引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向移动搜索的转型,随着用户重心的转移,百度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与曾经三分天下的BAT拉开差距。面对新势力字节跳动等推荐算法对主动搜索的冲击,2017年李彦宏提出“用信息流再造一个搜索”。2019年,百度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依托“搜索+信息流”,百度布局移动生态战略。

  在移动搜索场景下,“搜索连接服务”是百度想讲的新故事。转型之后的百度,仍然在综合搜索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面临的竞争也与以往完全不同。

  自2013年腾讯入股搜狗,双方就开启了长达8年的亲密期。当时腾讯以4.48亿美元现金入股搜狗,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将腾讯自己的搜索业务“搜搜”打包给搜狗。2014年6月,搜狗搜索接入微信,用户在搜狗可以搜索和浏览到微信的全部公众号文章和内容,如今,微信搜一搜也能通过搜狗获取到站外的内容。搜狗与腾讯实则形成了互为支撑的依存关系。

  何况,腾讯老早就有做搜索引擎的想法。于是,腾讯收购搜狗就应运而生了。

  二、打造信息流王牌

  一年前的9月29日,搜狗发布公告称,已就腾讯对其私有化交易达成最终协议,预计该笔交易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然而,由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该交易案进行反垄断审查,这项股权收购案并未如期完成。

  直到今年7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2021年7月5日-7月12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搜狗公司股权已获批准。

  可以确认的是,这场合并完成后,未来,无论是腾讯、搜狗,还是搜狐,三方都能从交易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谓共赢。

  搜狗搜索业务合并进腾讯看点后,“信息流+搜索”三足鼎立之势已成,看上去战争难以避免。信息流+通用搜索大战,正是过去两年,字节跳动大动作入局搜索后,与百度燃起熊熊战火的直接原因。

  进入移动搜索时代,搜索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搜索引擎百度转型智能搜索、依托内容做支撑的字节做头条搜索、微信强化内部搜一搜功能、阿里发力智能搜索工具夸克。

  “搜索连接一切“,以百度、微信、头条等为代表的头部App,正在把搜索当作一个应用内部的连接器。曾经的搜索旨在连接人与答案,而未来各平台内的搜索则是要连接起人与服务。打造平台生态,一站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搜索框将更多的被视为一个用户获取服务的入口。

  在移动App时代,综合搜索正在被分解。深度问答去知乎、优质文章上微信、娱乐吃瓜扒微博、视频学习进B站、购物需求找淘宝……相比于曾经“一个百度解决所有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多样、细分、垂直。

  内容和用户群体的圈层化特点越来越明显,这同时也给各移动App提供了做内置搜索的机会。

  加上互联网内容的日渐饱和,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有针对性的高效获取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愈发的强烈。

  微信拥有超12亿的用户资源,加上微信生态的日渐繁荣,用户基于微信内部的搜索需求也被更多的催生出来。搜索也成为了微信连接用户、内容和服务的一把内置钥匙。

  如今,搜狗大部分业务被合并进腾讯看点,腾讯看点则将把搜索引擎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推进——在腾讯内部业务划分中,腾讯看点负责的是信息流。而信息流+通用搜索大战,正是过去两年,字节跳动用大动作入局搜索市场后,与百度燃起熊熊战火,搜索江湖暗流涌动的直接原因。

  今日的搜索大战,显然不同以往。那么,在搜狗搜索引擎加持下,腾讯是否能重塑搜索引擎市场格局?BBT(百度、字节跳动、腾讯)是否又会在信息流这个通用搜索领域,燃起新一轮战火?

  2014年6月,在搜狗接入微信的同时,微信首次上线支持查找聊天记录的“搜索”功能。到2017年,“搜一搜”正式出现在发现页,如今已经提供公众号、文章、朋友圈、小程序、音乐、表情、微信指数等搜索查找选项。

  即便当时腾讯把站外搜索相关业务全部打包给搜狗,但腾讯始终在尝试微信等的内置搜索业务,其中微信“搜一搜”便是一个典型。

  微信用户与其自带的搜索需求为“搜一搜”功能提供了适用的场景,腾讯做站外搜索难成气候,但在微信生态内布局搜索,腾讯似乎能释放巨大的潜力。

  微信搜一搜功能(来源:新浪科技)

  公众号长时间的内容积累,小程序打破信息孤岛链接站外信息和服务,同时还接入了豆瓣、知乎等外部生态合作伙伴,这些都是微信入局搜索最主要的优势所在。搜索的目的不外乎用户获取内容和服务这两大类需求,腾讯生态整个的内容积淀已经为微信内容搜索提供了保障,同时小程序的推出为微信搜索构建了连接一切的可能。

  内容与搜索相辅相成,不能单独存在。腾讯拥有内容生态,但缺乏搜索基因,而搜狗正好补足这一块,为腾讯内容提供一个更高效触达用户的接口。

  三、决战搜索前沿阵地

  腾讯想增强自身在搜索领域的话语权,最大对手无疑是百度——一座在搜索市场看上去难以跨越的高山,百度自2000年元旦成立以来,就以搜索引擎见长,“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成了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根据美国通讯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最新数据,2020年6月-2021年6月,百度以79.89%占有率,牢牢占据国内搜索引擎市场较大份额;搜狗排第二,市占率为11%;微软必应排第三,市占率3.47%。

  比达咨询数据也显示,2020年国内搜索引擎全平台用户份额方面,百度搜索排行第一,达70.3%;搜狗搜索和神马搜索位列二、三位,用户份额分别为10.3%和8.1%。

  不同数据公司调查数据中,搜狗都顶着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名号,但对比百度,一直是“陪太子读书”状态,其市场份额相比百度来说差距甚远。

  事实上,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伴随国内搜索引擎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流量入口的价值显现,中国市场相继有数十款搜索引擎出现,都想把百度挑落马下,但截至目前,仍无一家搜索引擎能够撼动百度地位。

  在PC时代打响第一枪的,正是腾讯搜搜。

  2006年3月,腾讯“搜搜”正式发布并开始运营,意欲挑战百度“霸主”地位。其布局搜索时间,比后来的网易有道、必应搜索、盘古搜索、360搜索都要早。

  2007年中,腾讯与谷歌中国达成合作,由谷歌为搜搜提供技术支持,直到2009年9月搜搜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上线为止。

  2010年4月,腾讯宣布成立SOSO搜索事业部,布局多个搜索、客户端等产品线。这也是腾讯第一次将搜索当作核心部门来运营。

  在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国内搜索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状态。尽管百度一枝独秀,但市场第二、三名争夺一直处于白热化态势——尽管腾讯搜搜一度从WAP移动搜索上打开了突破口,但遗憾的是,在前后共计投入20亿元巨额资金后,搜搜同样没能击败百度。

  2012年5月,腾讯宣布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调整,SOSO业务被拆分,分别并入移动互联事业群及技术工程事业群。

  腾讯的高层意识到,再不主动进击搜索领域,将危及到整个腾讯事业的布局,甚至出现走下坡路的现象。

  2013年9月,腾讯击败360、百度,成了搜狗的白衣骑士——将搜搜打包卖给搜狗,换取了搜狗36.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后来,王小川如此披露自己的心路历程:“三个选择,跟360是条窄路,跟百度没路,跟腾讯是条宽路。”

  王小川拿到了最想要的独立控制权与流量资源。2014年,搜狗搜索全面入驻腾讯产品线,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内容、QQ、QQ浏览器等。搜狗上市前的SEC文件显示,按页面浏览量计算,搜狗总搜索流量的36.2%来自腾讯。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微信,搜狗为此上线了微信搜索专区。

  从控股到全资持有,腾讯对于搜狗业务的话语权骤然增加,搜狗在私有化之后作为腾讯系的部门之一,与腾讯内部业务线的融合或将加大。

  对于腾讯而言,自收购搜狗后,搜索业务就已转移至搜狗业务线中,目前只有各业务线留存的小部分搜索团队,如微信的搜一搜等,进行自研。在搜狗完全并入腾讯后,搜索业务的整合程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不过,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搜狗能否突围仍然存疑。近年来,传统搜索引擎头部企业地位渐渐稳固。根据Statcounter数据,百度搜索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截至2020年12月,百度搜索市占率为66.87%,排名第一,搜狗搜索市占率24.54%,两者占据市场超过90%份额。

  同时,短视频搜索也逐渐兴起。字节跳动CEO张楠今年年初宣布,抖音搜索月活达5.5亿,未来抖音也将加大对搜索的投入力度。快手也在今年一季报中披露,快手搜索月活超2.5亿。

  有分析师认为,内容与科技因数字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加速融合,当用户主动获取信息时,搜索引擎会成为信息的第一来源,短视频作为移动端内容提供商,与搜索的结合成为必然,因此搜索也是各大短视频平台抢占和留存用户的必争之地。

  字节跳动入局短视频业务(来源:百度百科)

  过去几年,腾讯发力搜索业务的决心,一直没变。

  2017年初,腾讯开始内测微信搜索功能。2020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宣布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搜一搜”,接入小程序内容,上线“服务搜索”等功能。2020年9月,搜一搜又推出“指尖搜索”功能,把搜索深入到了小程序生态内部。

  对业务越做越多的腾讯而言,搜索同样是必须做的事情。比如在内容领域,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变革后,PCG事业群如今已覆盖社交(QQ、QQ空间)、信息流(QQ浏览器、腾讯看点、天天快报)、在线视频BU(腾讯视频、微视)、新闻(腾讯新闻)、企鹅号、泛娱乐等多个内容领域。

  如何将这些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是一个问题。“真正能实现人和信息的连接的产品,最适合的产品形态其实还是搜索。”早在2015年,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给出了答案。

  笔者判断,如果微信真的要加强搜索功能,那么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冲击——不过,在短期,也没必要高估这种冲击。2018年以来,今日头条也在大力发展APP内的搜索功能,至今也没有对百度形成太大的冲击。

  微信对新浪微博的冲击倒是有可能被低估——“搜一搜”里的热搜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微博热搜;自媒体可以获得一个新的流量入口,可以在微信内部“蹭热点”。这无异会加强微信平台对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微信内容分发功能的进一步强大,还可能挤出UC浏览器等“内容分发平台”的用户——例如,现在微信公众号已经新增“视频”入口;今后,用户可以通过看一看、搜一搜接触到微信内外的各类内容。所以,很多用户就没必要使用移动浏览器或新闻门户去刷内容、杀时间了。

  王小川于7月13日腾讯正式收购搜狗后发朋友圈截图(来源:正商参阅)

  对腾讯而言,想要的并非垂直搜索引擎市场,如果真那样的话,显然也没有必要合并搜狗。“腾讯没有将搜狗的各项业务,特别是搜索技术掰碎融进PCG各个业务部门,而是整体并购进腾讯看点,可以看出想做的仍然是通用搜索。”多位互联网观察人士就对“极点商业”表示。

  在通用搜索中,内容沉淀是基础。在腾讯PCG事业群中,各个产品在内容方面都有夯实基础。一个关键问题是,搜狗搜索业务,为何是合并进腾讯看点,而非PCG其他内容产品?

  最可能的原因是,信息流+搜索是业界过去几年竞争焦点。腾讯看点作为腾讯信息流服务品牌,在搜狗搜索加持后,可以以此确立信息流+搜索双引擎模式,直面信息流+搜索的残酷竞争,与百度争夺搜索业务至高点,一场白热化大战在所难免。

  前面我说过,腾讯志在打造自己的信息流,所谓信息流,就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为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信息找人”,其体量远远超过了专门的资讯APP,它很适合分发和用户相关的原生广告,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这正是今日头条成功的秘诀。也在2017年之后,被所有互联网巨头视为营收关键增长点——甚至,只要用户体量超过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产品,都会在各个场景里融进信息流服务。

  对于腾讯来说,收购搜狗也将使得搜狗可以更好地利用腾讯的流量池和资金,无论是搜狗本身的业务发展和商业模式探索,还是配合腾讯在移动搜索市场上,抢占更多的移动搜索市场份额,都是一份机遇。

  更重要的是,腾讯可以更好地优化自身的微信搜索了。这也就是在市面上多款通用搜索引擎中,仅搜狗支持直接搜索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主要原因。

  被腾讯收购后,搜狗搜索与输入法等业务有更强硬的后台,搜索业务将更有底气挑战百度。要知道,AI是王小川近年来十分关注与在意的事情。换言之,搜狗前路会更加开阔。

  搜索和信息流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是获取信息和内容,但两者方式却完全不同——搜索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推荐为主的信息流并不能完全取代其功能。而搜索+信息流,则可以让两者互补,用百度的话来说就是将“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两个双向结合,达到连接人与信息的目的,是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的有力武器。

  对腾讯而言,过去两年在今日头条与百度展开“信息流+搜索”大战之际,它在打出多张牌后,默默完成了信息流的整合,所欠缺的,只是打出加码搜索这张最重要的牌。

  四、保持进击的姿态

  针对“合并之后,搜狗大部分业务及产品将被关停”的传闻,腾讯方面回应称,搜狗退市后,合并将进入实质阶段,合并完成后,搜狗将成为腾讯间接全资子公司,并完成退市。

  收购完成后,搜狗成为腾讯全资子公司,搜狗原有的搜索、AI、输入法等业务和浏览器、阅读等产品将会和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的同类产品并轨、团队合一,搜索和输入法等业务保持搜狗品牌运营。

  如果这起收购发生在去年,会是大厂之间一起常见的并购案,但在当下反垄断大环境下,腾讯依旧选择收购搜狗,让这起收购案受到更多关注。

  “搜狗有它重要的地方,它的输入法、搜索业务,可以补上腾讯这两个领域的短板,并且搜狗融入腾讯后,更有利于这两项业务变现。”艾媒咨询CEO张毅分析腾讯在当下仍选择收购搜狗的原因。

  目前,腾讯有QQ输入法,微信也有搜索业务,并被张小龙列为重点业务。搜狗融入腾讯后,腾讯内部会有竞争关系。不过,张毅认为,更重要的是,腾讯整体能力在向更扎实的方向发展,这会有利于腾讯的外部竞争。

  作为互联网大厂,腾讯的决策层深知,止步不前或退步,将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本次收购搜狗,运作长达一年之久,既体现了决策层的慎重,也体现了腾讯对未来业务的综合考量,要想长盛不衰,就要不但进取,抓住机遇。

  腾讯收购搜狗,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可以弥补腾讯在搜索、输入法领域的短板。微信的搜索业务2019年底才开始做,而搜狗的搜索已经做了17年,“搜狗有它重要的地方。”

  搜狗两项主要业务是输入法和搜索。输入法重要之处在于,对于掌握用户行为是有重要意义的。搜索+输入法,则是掌握用户行为的双保险。

  腾讯本身已有QQ输入法,也早在2010年就尝试过腾讯搜搜,可惜的是,两项业务都不占市场优势。投入2年后,腾讯搜搜负责人先后离职,这项业务宣告失败。在输入法领域,腾讯输入法市场份额距离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也有距离。

  多次整合后,腾讯看点事实上已成腾讯的“通用信息平台”。这意味着,腾讯可以真正放开拳脚,在信息流领域和今日头条、百度一搏。

  搜索仍是需要补齐的“短板”。虽然从腾讯看点内部来看,已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搜索中心,涵盖搜索算法,推荐,通用搜索,搜索增长和商业化等主要业务。但显然,仅仅依靠这个搜索中心,在与百度、今日头条公司战略级层面的动作中,竞争力仍有所不足。

  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腾讯为何打出这样一张牌,将搜狗并入腾讯看点,并且将搜索引擎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推进。“意味着接下来,腾讯看点将要发力信息流+搜索业务。”多位互联网观察人士就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生态、场景的需求,更是公司级战略布局需要。

  外部搜索竞争仍激烈最近一年内,除微信发力搜索外,字节跳动、阿里也都在搜索领域布下棋子。

  对于广告变现以及电商公司,搜索都有重要价值。“用户搜索过程中,相当于无形中把自己的需求告诉搜索引擎。假如字节跳动拥有百度,它的用户刷今日头条或抖音时,头条和抖音会更精确地推送用户喜欢的广告,商业转化率会高很多。”

  去年6月,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成立了智能搜索业务部门,在搜索领域加码。其实阿里巴巴比腾讯更需要收购搜狗,“相当于省了很大一笔猜买家心思的时间和费用。”

  融入搜狗后,腾讯的搜索实力上升。不过,目前百度的搜索江湖仍然牢固,截至2020年底,百度搜索的市场份额为69%。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做了一年多的搜索,在产品质量和规模上仍有距离。即使腾讯收购完搜狗,在搜索领域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只有锐意进取,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躺在原有的成绩上高枕无忧才是最可怕的。

  有观察人士表示,在将搜狗纳入麾下后,其搜索技术、市场带来的协力,可以让腾讯看点“搜索+信息流”闭环生态得到加强,腾讯看点信息流的分发效率、联动效果,有望得到成倍增长。

  甚至,随着壁垒打通,腾讯看点还会将信息流服务深入到各个场景中,不仅包括腾讯自身的内容体系,以及微信搜一搜+小程序生态体系,还包括对外合作生态。“有望让整个腾讯搜索生态产生质的飞跃,对腾讯社交、广告业务大有裨益。”

  同时对“搜索和输入法保持搜狗品牌运营”而言,可以预见,当搜狗完全与腾讯体系合并后,在腾讯流量加持下,其搜索市场份额有望获得进一步提升。

  如今的搜索市场,已与多年前截然不同。虽然搜索引擎市场格局基本上固化,侧重各行业的垂直搜索、移动搜索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所有互联网巨头都逐渐意识到,满足用户对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内容类型的通用搜索,对互联网企业生态体系建设仍至关重要。

  互联网需要建成完整的生态链。

  在不断壮大搜索业务后,腾讯看点会否在正面战场迎战百度、今日头条,让“信息流+搜索”的战争更加激烈?

  如今,“信息流+搜索”三足鼎立之势既成,看上去战争难以避免。对百度而言,搜索是其生存根基;对字节跳动而言,搜索是新增长引擎;对腾讯而言,在社交超级内容池之外,可以利用搜索全面覆盖用户需求。

  搜狗与腾讯的结合或许可能产生1+1>2的结果,至少此次合并中不少人离职,让两家公司本就臃肿的人员配置得以缩减。

  搜狗作为搜索引擎领域的老二,单打独斗已经没有超越百度、字节的可能,同时还难免被移动搜索大潮所颠覆。接下来,搜狗将以服务腾讯而存在,有了搜狗在搜索技术上的加持,腾讯的搜索业务或将释放一些潜力。

  腾讯控股最新行情,截止24日收盘(来源:富途牛牛)

  五、结束语:梦想与辉煌

  顺势而为并非弱者的表现,逆势而行并非强者的风范。只是选择的路径不同而已。

  2004年,搜狗从母公司搜狐剥离,开始独立运营。当时的搜狗主营业务为支撑搜狐的搜索功能。随后,搜狗在搜索业务的同时,推出搜狗输入法、搜狗高速浏览器等产品。搜狗的创始人王小川,在创立搜狗之前的职务是搜狐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早在2013年9月16日,腾讯就以4.48亿美元入股搜狗,持有36.5%的搜狗股份。可以说,腾讯早在8年前就已经相中了搜狗。

  2017年11月9日,搜狗以13美元/ADS的价格登陆美股市场。根据IPO时的股权情况,腾讯占股38.7%,搜狐占股33.4%,张朝阳占股为8.2%,王小川占股为4.9%。

  截至2021年7月19日,搜狗的前4大股东分别是腾讯、搜狐、张朝阳和王小川,分别占股39.1%、32.82%、6.37%和5.55%。

  耗时一年有余的鹅厂收购搜狗案终于按既定目标完成。

  搜狗前四大股东持股数及持股比例(来源:美股研究社)

  腾讯占据中国互联网流量的半壁江山,拥有最丰富的内容体系,对于一个有完整生态或者想搭建生态的内容平台来说,搜索技术的完善有助于解决不同场景下,不同内容形式如何分发给用户的问题。

  虽然搜狗很早就按照投资协议接入了微信,根据协议其它腾讯系重要产品也必须优先使用搜狗,但微信其实一直在加码搜索。

  搜索场景对于微信越来越重要,因为微信展现的内容越来越多,从公众号到小程序,再到音乐、游戏、长视频和短视频,类目也在不打断扩张,完善搜索功能,将使得微信内容分发功能进一步强大。叠加小程序的使用场景扩大,今后,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接触到微信内外的各类内容。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来源:Wind资讯)

  2019年国内搜索排名第一的是百度搜索,占据67.09%市场份额,在国内搜索公司里稳居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搜狗搜索,占18.75%市场份额。

  要知道,腾讯战略投资的一大特点是占股不控股,但这次对搜狗的全资收购说明腾讯对搜索和内容生态的重视。

  如今一向稳固的搜索市场可能面临变数,百度、字节和腾讯,新搜索大战一触即发,百度或面临一定冲击。

  于腾讯而言,无论如何,资本市场是看好的。

  瑞银立刻把腾讯(0700.HK)目标价提高到650港元,和目前的股价460港元还有很大的空间——搜狗向腾讯提供外部网络搜索结果,相信收购后腾讯可以集成和改进其产品,尤其是微信搜索,并提高广告获利能力。该行续指,该收购将推动腾讯未来的电子商务及短视频等业务,虽然对腾讯的即时财务贡献有限,但相信未来将有巨大的潜力。

  搜狗虽被腾讯收购,但仍独立运营,或许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在港股或A股上市,许多人都这么猜测。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腾讯的经营战略和事业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各事业群将收获喜悦的硕果!

  (本文数据来自Wind资讯、新浪财经、东方财富网、富途牛牛、美股研究社等)

  (本文图片已标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资鲸网APP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投资分析师
致力于培养并认证新时期股权投资菁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