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官司,我想要赢。
这无可厚非,没有对与错;人之逐利本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论做任何事,我们内心深处实际上都是想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即使有时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结果。对于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来说是如此,相信对于代理律师团队来说亦是如此。
转眼已到2019年3年,距离正式开庭过去了三个多月。
己亥年春天已悄然来临,这起已经持续将近一年的买卖合同纠纷,是否也能迎来它的“春天”。
预判终究是预判,当真正的判决结果拿到手,紧张又欣喜,继而转变为惊喜。
可以说,当初的预判与判决结果还是很接近的。
△ 点击可查看大图
//
△ 点击可查看大图
原本我以为,事情到这里就已经可以完美ending了。
然而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我准备拿着“全胜”的判决书向管理层汇报的时候,我又收到了律师发过来的一份【判后评估报告】,报告中将我们的当初提起的诉讼请求与对应的判决结果一一对应,并从专业角度详细评估了二审可能的方向:
“我们认为在对方公司没有提供新证据的情况下,除拖欠的货款数额外,其他诉讼请求二审被改判的可能性较低,但对方为了拖延付款时间,极大可能会提起二审诉讼。
则贵司可考虑提起二审主张漏算的部分逾期付款违约金和二审律师费。”
△ 点击可查看大图
虽然一审,我们以近乎大获全胜的方式结束了,但这并非是整个案件最终的句号。
对方有多大可能会提出上诉?若对方上诉,二审改判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等等,其实也都是一审判决后需要完成的重要功课。
可以说,一审判决后的【评估】工作也可能影响案件最终的结果走向。
不过,这场官司打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精细化作业的诉讼解决律师团队较常规诉讼律师,在法律思维、诉讼技巧、流程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体现出极大的不同。孰好孰坏,存乎于心。
有人说,法律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律师精细地用心打磨,才能称得上是技术,才有可能上升为艺术。而精细化作业的律师团队,毋庸置疑可称得上是法律“艺术家”。
//
六年来,大摩将非诉讼解决机制和诉讼解决机制相结合,不论标的是100元,还是10个亿,我们用365天的时间让每个案件、每一次谈判完全执行十二步法和九步法;尽最大努力,让实现商业目标更靠谱更安全一些,让商业精英和企业赢得更靠谱一些。
只有实现业务标准化,提升作业精细化,才是帮助客户收获诉讼目标、实现商业目标的最根本保障。
微信扫一扫
体验精细化高品格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