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资鲸网数据中心关注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委,更新了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据资鲸数据中心数据显示,公司立足于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的持续研发和产业化,主要产品为生物助剂产品(主要由单一成分物质构成,如聚谷氨酸、枯草芽抱杆菌、壳寡糖等)和生物制剂产品(不同成分物质根据配方组合形成)。其中,公司生物助剂产品覆盖微生物(枯草芽抱杆菌等)、微生物分泌物(聚谷氨酸等)、酶催化产物(壳寡糖等)等多类多品种产品,同时根据终端应用领域需求情况研发相应的产品配方,针对植物营养领域形成一系列生物制剂产品,并逐步向动物营养、日化、食品等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公司在植物营养领域的产品不同于传统的肥料或者农药,以农作物为主要靶标,对植物自然生理过程形成靶向作用或精准刺激作用,能够提升植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有利于实现化肥施用量的减少以及农作物品质的提升。
一、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公司立足于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的持续研发和产业化,主要产品为生物助剂产品(主要由单一成分物质构成,如聚谷氨酸、枯草芽抱杆菌、壳寡糖等)和生物制剂产品(不同成分物质根据配方组合形成)。其中,公司生物助剂产品覆盖微生物(枯草芽抱杆菌等)、微生物分泌物(聚谷氨酸等)、酶催化产物(壳寡糖等)等多类多品种产品,同时根据终端应用领域需求情况研发相应的产品配方,针对植物营养领域形成一系列生物制剂产品,并逐步向动物营养、日化、食品等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公司在植物营养领域的产品不同于传统的肥料或者农药.以农作物为主要靶标,对植物自然生理过程形成靶向作用或精准刺激作用,能够提升植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增强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有利于实现化肥施用量的减少以及农作物品质的提升。
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公司以发酵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构建“原始菌种选育/工程菌种设计一发酵或酶催化一产物分离及衍生化一产品配方研究一形成制剂产品”的完整业务链,通过野生功能菌种的定向筛选与自驯化技术、工程菌种设计与生物酶高效生产技术构建优质菌种库(65 种原始菌种和 2 种工程菌种),围绕以微生物细胞工厂为核心的发酵生产工艺和以酶催化为核心的酶法生产工艺,形成微生物高密度发酵与形态调控技术酶催化反应与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生物聚合物分子量精准调控技术、高粘型生物聚合物分离提纯与定向成型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公司通过发酵或酶催化形成的生物制品在自然界生物的作用下可在数月内完全降解或同化,与原料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的石油基材料及石油产品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相比,公司围绕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形成的上述核心技术,有利于将原料端和产品端纳入生物质资源再生及循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公司自设立以来,牵头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作为牵头单位主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聚谷氨酸》 (QB/T 5189-2017),设立了江苏省农用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植物生物刺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 21 项,其中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为 14 项。同时,公司及核心技术人员荣获多项荣誉奖励,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4 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 年)、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银奖(2020 年)、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2016 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3 年)等全国性荣誉奖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别划分如下:
二、发行人的股权结构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募集资金用途
公司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以下项目:
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实际生产经营需要,以自筹资金对上述项目进行前期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再以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
本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后,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低于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筹解决;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超过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金额,超过部分将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补充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
四、公司发展战略与目标
生物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重点发展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公司立足于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的持续研发和产业化,已经构建“原始菌种选育/工程菌种设计一发酵或酶催化一产物分离及衍生化一产品配方研究一形成制剂产品”完整业务链。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市场驱动”两个协同发展战略,具体如下:
1、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链与技术储备,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以技术优势不断强化产品优势、生产优势,形成公司持续增长的科技驱动力。
2、坚持“市场驱动”,具体如下:
(1) 夯实“植物营养”基石: 国内、国际业务双轮驱动,在扩大国内植物营养助剂与“谷乐丰”品牌制剂业务的同时,加大国际业务板块投入,加强原料销售、自主品牌生物刺激素产品登记与产品认证,打造中国的生物刺激素品牌(2) 拓展“动物营养”板块: 以“动物肠道微生态健康”与“养殖环境健康”为拓展重点,加快饲料添加剂和特种功能饲料的市场布局,实现抗生素替代与生态养殖。
(3) 加快日化、食品、医药、水处理领域布局: 加强研发与多领域产业化推进,加快聚谷氨酸及其精细衍生物、日化助剂、海外食品助剂与膳食补充剂市场布局,实现多糖类产品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快速切入,在养殖尾水处理生物制剂与水处理级聚谷氨酸市场拓展上进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