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
被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盛誉为“农业领域的华为”的温氏股份,在2月17日披露上市以来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8510.9万股,其中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0.15元/股。
梳理温氏股份过往股权激励情况,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温氏股份历次股权激励中激励对象最多的一次。公告显示,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4076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或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主任级及以上干部;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核心业务人才和专业人才;对公司有重要贡献需要进行激励的其他人员等。
据了解,温氏股份已顺利实施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尤其是过去两年在应对行业周期低迷期的关键时刻,其股权激励计划对绑定核心人才起了非常关键的目标牵引作用,促进公司实现了生产和经营全面反转。
农业企业温氏股份,于2015年11月2日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98),市值最高时达2720亿元,曾超越平安银行、万科等知名企业,在A股历史上排名第40位,成为创业板第一股,创造了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
温氏集团是一家拥创新基因的集团化公司,模式创新(公司+农户)、技术创新(互联网+物联网)、机制创新(全员持股),公司推行“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在被认为“低端、土包子”的农业行业,低调的温氏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01
温氏全员持股模式
温氏创立于1983年,由创始人温北英组织七户八个村民,凑了8000元形成了八个股份,叫“七户八股”,成立了新兴县簕竹畜牧联营公司。
1994年1月,温氏(当时仍叫簕竹鸡场)启动股改,设为A、B股,每股100元。其中A股达21万股,共担风险,分红不上顶;B股达36万股,养殖户与推销户也可认购,月月领红利,并可在财务部交易转让,而此时温氏尚未上市。股改成功后,温氏集团资本已达数千万元。股改完成后,主要干部和骨干员工都持有公司股份,员工既是公司股东,又是企业员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股东和员工利益的相对统一。持股员工在获取合理劳动报酬的基础上,还能分享公司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员工创业积极性,也为公司获得了发展所需的资金。
1992年公司就提出了“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核心理念。
到1999年,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包括46名自然人和温氏集团工会,由工会代广大员工持有温氏集团的股份,此时公司注册资本已达1.1188亿元。
2012年12月,温氏集团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员工持股人数已增至6789人,员工持股占比高达49.57%,最大个人股东温鹏程只占3.34%。
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通过吸收合并大华农的方式完成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6800多员工也因此身价飙升,据统计已有48人成为亿万富翁,上千人成为千万富翁。
温氏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吴夙强曾说“在清华随便遇到个老人很可能就是大师,在温氏随便遇到个保洁可能就是个千万富翁。”
温氏股份的前董事长温鹏程说:公司的理念是共建共享,我们不但希望员工通过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改善生活,更希望他们在公司在成长中分享资本市场红利。
02
签署一直行动协议,
保持控制权
温氏集团股权极为分散,上市前或上市后均无持股5%以上的单一股东,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均较小,现在最大股东为温鹏程,持股比例为4.15%。温鹏程等 11 名温氏家族成员为公司的创始股东或创始股东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上市时温氏家族成员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6.74%,持有公司股份时间长,持股情况稳定,掌握着公司的相对控股权,为温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为进一步稳定温氏家族的控制权,温氏家族 11 名成员在上市前签署了《关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股东权益行使方面保持一致。
面对近年的上市举牌潮,温氏股份前董事长温鹏程说:对于外界资本的举牌,我本人并不拒绝,只要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所有股东的利益,我都赞成。未来如果时机合适,也不排除引进战略投资者。
03
温氏模式
(一)技术温氏
温氏在养育技术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技术适用提高生产效率,在环保技术、互联网、物互网等应用上也进行了许多探索。
2011年成立行业内“独一份”的物联网研究院,研究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对整个业务做到360度无死角监测,下一阶段计划通过新技术的适应提升10倍的生产效率。
同时,温氏也会对电商进行探索研究,现任董事长温志芬说,对丁磊养猪的模式不太了解,但或者我们可以合作一起搞个现实版的QQ农场,他负责线上互联网方面的开发,我们负责线下的部分,让每个消费者都在这个农场里领养一头猪,或者领养一只母鸡,我们把母鸡下的蛋寄给他们……
到温氏现场参访的朋友表示,温氏是真正的互联网+、真正的高科技企业!
(二)公司+农户模式
在温氏创立之处,温北英就大胆提出“场户结合”“代购代销”的方法,与周边的农户展开合作,催生了“公司+农户”模式的雏形,并带动鸡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公司利润从1986年的5万元飙升至1988年的37万元,公司股东也均跻身中国农村第一批“万元户”之列。
但1989年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肉鸡销售市场低迷、价格下跌;而公司挂钩的农户增多,供应过剩。如继续实行“代购代销”的办法,可保住公司的利益,但农户利益必然受损。在利益的考量面前,温氏果断把原来的“代购代销”变为“保价收购”,曾拿出2.56亿元补偿农户,公司甚至差点破产。
此举保住了农户利益不受损,也保住了农户与公司合作的积极性,稳固了“公司+农户”这一经营模式。
在之后的几年,温氏一路高歌猛进,1994年销售额破亿元,成长为区域性品牌。
2007 年,温氏集团成功跨入广东省首家销售值百亿元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
2013年H7N9疫情盛行,养殖业再次遭遇危机,温氏拿出36亿补贴给养鸡农户,再次牺牲公司利益保护农户。
很多养殖户主动要求共渡难关,员工主动要求减薪和缓发工资,但温氏注重承诺,既然承诺在先就会履行。
温氏始终坚持优先保障农户的利益,不与农户争利,不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养殖户,给企业积累下极高的信誉,与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这么大规模成功实现“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
至2016年,温氏股份已在全国20多个省拥有239家控股公司、5.86万户合作家庭农场,总销售收入达600亿元,养殖户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三)温氏模式的说服力
资本市场给予温氏如此之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认可其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的生命力,以及公司高效实施该模式、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其实,这一模式在国内流传甚广,效仿者甚众,遵行此道并非惟有温氏一家。甚至,对这模式本身的质疑也时而有之,不乏有人认为难以避免质量失控、管理失控 的风险,如合作养殖户为提高畜禽的成活率而偷偷加药,或受高价诱惑而私自外卖等。有很多“公司+农户”模式的效仿者,在猪价波动之下都十分被动,难以保证 整体盈利。对于他们而言,养猪业也带有浓厚的“靠天吃饭”色彩。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阁曾有一个观点可用在此处:“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但真正决定成功与否的,是对模式的执行。”
相比绝大多数效仿者,温氏体系拥有庞大的网络和多层次的内部市场,这令其具备从容应对价格波动的底气,它甚至不太关心猪价波动。“猪价很难预测,温氏对此不是特别关心。”温氏集团董事会秘书梅锦方说。“猪价一般都处在为期3年-4年的周期性波动当中,因此对于猪价波动,温氏是以平常心对待,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打造内在基础上。”据悉,前三季度,温氏股份业绩表现亮眼。公司实现营收335.5 亿元,同比增长27.3%;净利润47.9 亿元,同比增长282.1%。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136.7 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31.2 亿元,同比增长71.8% 。
梅锦方表示,温氏能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到今天,所依靠的并非仅仅一个“公司+农户”模式,在此之外,还有其他核心竞争力并为支撑,如公司对打造内在 基础的重视、高度信息化、对环保的坚持、追求“大同”的企业文化,等等。其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对环保的坚持。
04
上市后持续股权激励
2016年,温氏股份推出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包括温氏家族管理团队、董监高、以及与公司或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 19,090 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采用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发行价格不低于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 1 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 90%,员工用自有资金购买。
该计划后因再融资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温氏集团未能在该证监会批复规定的 6 个月有效期内(即 2017 年 11 月 19 日之前)完成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所以计划终止。
2018年首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方式: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2018年1月温氏股份披露公司上市以来首份激励计划。这份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管、核心业务人员在内的共2559名员工,拟授予股份数量超过1亿股。具体来看,此次计划拟授予不超过10035万股的限制性股票,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2%。授予价格:13.17元/股。为公司1月16日收盘价26.97元/股的48.83%。
2019年第二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方式: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涵盖了公司基层、中高层干部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人员。授予数量:本激励计划拟向拟向2822人授予不超过12,097万股的限制性股票,占当前公司股本总额的2.28%;其中,首次授予11,597万股,预留500万股,作为未来补充人才、持续吸引人才的支撑,从而凝聚优秀人才,实现大众创业,为实现百年温氏打下新的基础。。公告显示,股票来源为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授予价格:17.42元/股。
2021年第三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共计3388人,、本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拟归属数量:10786.5099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70%,本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价格(调整后):9.06元/股。
05
总结
股权激励在某种意义上实际讲的是基于企业与员工双方关系,企业是用怎样的胸怀与抱负怎么对待员工,而员工怎么去理解他所服务的企业。
所以温氏股份做股权激励实现了员工的自我管理,同时公司能够实现抵御风险,同时还能吸引人才以及发展人才。这是温氏股份一贯坚持的“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在新时期的继续发扬和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