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银行(601128)2023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Alter聊科技
关注
2023-08-25 13:57:10
有144.39w人浏览
分享到:

  事件:常熟银行披露2023年中期报告,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为12.36%,拨备前利润增速为8.49%,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77%,业绩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我们点评如下:

  2023年第二季度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97%,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扩张、拨备计提压力减轻,而净息差收窄、成本支出增加则对业绩增长造成负向贡献。

  量:二季度信贷投放稍弱于去年同期

  ①资产端方面,从历年数据来看,由于小微客群经营的季节性特征,二季度往往是常熟银行信贷投放的旺季。今年二季度,常熟银行生息资产(日均余额口径)同比增长16.2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8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偏弱,贷款投放力度不及往期。具体来看:

  普惠小微在二季度发力。Q2零售信贷净新增72亿元,同比少增5.3亿元。分结构来看,常熟银行明显加大对个人经营性贷款的投放力度,今年上半年经营性贷款净增加103.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41.02亿元,而受提前还贷及居民风险暴露影响,消费贷投放势头有所减弱,按揭与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则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对公信贷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Q2对公信贷净新增24.6亿元(不含贴现),同比少增5.1亿元,预计主要受今年信贷投放明显前置的影响,一季度对公信贷投放较快,对项目储备有所透支,若上半年合并来看则与去年基本持平。从结构上看,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制造业及基建领域仍为常熟银行对公端的主要投放方向。

  ②负债端方面,从存款结构来看,存款定期化的行业趋势仍在延续,活期资金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二季度末定期存款较Q1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68.2%。

  价:贷款收益率明显下行拖累息差

  据我们测算,常熟银行Q2单季度净息差为2.98%,环比下降4bp、同比下降11bp,对净利息收入增速形成明显拖累。整体来看,①资产收益率同比明显下行是拖累息差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各类贷款价格均出现较大降幅,同时高收益类的零售贷款占比相对去年有所下降,使得息差明显承压,而同业拆出资金收益率阶段性升高,对冲了一部分影响,各方面因素叠加预计使得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7bp;②负债端成本有小幅提升,尽管行业存款定期化趋势仍然存在,但得益于5月份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利率上限的调整,以及6月份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今年上半年常熟银行存款成本相对去年全年下降3bp。而负债成本率出现小幅提升,主要由于今年新吸收的同业资金成本相对偏高。

  展望今年全年,净息差有望保持相对平稳。一方面二季度以后,面向小微客群的高收益零售贷款投放加快,通过做小、做散、做信保的经营策略,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望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存款挂牌利率调整、长期限存款转换等多方举措对负债端成本的改善效果将继续显现。

  二季度投资收益录得正增长。常熟银行二季度非息收入增速为7.60%,较Q1提升23.4个百分点。其中: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298.9%,一是理财业务收入在上半年未进行确认,二是成本支出项较为刚性。②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达8.98%,较Q1提升25.2个百分点,预计主要受益于二季度以来债券市场利率快速下行,金融资产投资相关收益实现稳健增长。

  成本支出同比提升。

  二季度常熟银行成本收入比为41.87%,较上年同期提升2.31个百分点,对拨备前利润形成拖累,或主要由于线下展业营销费用增加。展望全年,在“向小向微”策略引导下,边区作战模式不断推进,预计常熟银行成本收入比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资产质量继续优化。

  二季度末,常熟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75%、0.83%,相对上季度末不良率保持稳定,关注率略微提升1bp。从结构上看,一大亮点是二季度末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较年初明显下降19bp,但居民整体收入预期及还款能力阶段性下滑,也使得按揭、信用卡、消费贷等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走高,后续仍需密切关注居民部门未来还款能力的变化。二季度末常熟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50.45%,环比Q1继续提升3.15个百分点,资产安全垫进一步增高。

  投资建议:展望2023年,宏观经济将呈现复苏态势,疫情对常熟银行的小微客群影响也会明显降低,常熟银行基本面有望改善,盈利增速也将维持行业较优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营收增速为14.47%,利润增速为24.90%,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8.72元,相当于2023年0.95XPB。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小微业务竞争加剧导致息差收窄;

  资产质量显著恶化。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