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升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升辉新材”)沪市主板IPO已问询,本次拟募资6.45亿元。
公司是一家以多层共挤薄膜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材料制造企业。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高分子材料范畴内功能性薄膜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工作,主要产品为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及复合软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畜禽肉、海产品类、蛋类、奶类等高蛋白食品,尤其是生鲜肉、加工肉类食品领域的综合性包装。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多种规格、型号及不同用途的薄膜包装产品,具备提供全方位包装解决方案的能力。经过近二十年的深耕细作,公司已成为功能性薄膜材料,尤其是肉类食品包装薄膜材料领域的知名供应商。
在产品开发与创新方面,公司在国内较早成功研发并量产了真空热收缩膜系列、真空贴体膜系列、气调锁鲜盖膜系列等产品,且不同产品对应的自由收缩率、氧气透过量、拉伸强度等各项关键功能性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业内标杆企业的领先水准。
在生产制备与工艺优化方面,公司目前已熟练掌握了包括上吹法、下吹法、流延法、双泡法、三泡法等在内的各类不同薄膜制备工艺,且在多年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运营过程中,掌握了印刷、复合、电子交联、涂布、材料改性等多种薄膜后处理技术,并创新性地将各类吹膜制备工艺与后处理技术实现集成耦合应用,可以根据下游客户需求组合生产各系列产品。此外,公司不断总结高分子膜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熔融、结晶、定型、取向等规律,设计部件并对生产线的核心设备进行优化改造,自主设计开发了真空低温水冷定径装置、在线印刷装置、吹膜在线退火拉伸处理装置、高效滤网等设备及核心部件,有效改善了薄膜的热力学形态和物理性能,构建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覆盖及客户服务方面,公司可提供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复合软包装材料等三大类型、九大细分品类、累计上百个品种的功能性薄膜产品,可满足冷冻、冷鲜、常温、高温等各种温度环境、性能要求下的应用。
同时,公司具备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及功能性标准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的能力。除食品领域外,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已延伸至日化及医药包装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下:
本次募集资金计划投资于以下项目:
公告显示,发行人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以下特点及风险:
1、收入增长放缓或未达预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61,017.16 万元、75,800.41 万元和88,004.84 万元,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如果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未能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募投项目效益不及预期,则可能对公司收入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公司收入出现增速放缓或未达预期的风险。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5.49%、16.90%和 23.29%,存在一定波动。未来,公司可能由于市场环境变化、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波动、费用支出上升等不利因素而导致毛利率水平下降,进而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 79.13%、79.38%和 80.32%,占比较高。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 PA、PE、TIE、EVOH 等。上述原材料易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行业竞争状况、市场供需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报告期内部分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较大。若未来上述原材料价格出现持续大幅波动,且公司无法及时转移或消化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压力,公司生产经营及盈利水平将面临一定的负面影响。
4、国际贸易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72.14%、72.74%和76.10%,外销收入占比较高,且公司产品外销业务区域分布较为分散,覆盖全球逾 60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等。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若未来全球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境外客户可能会采取减少订单、要求公司产品降价或者承担相应关税等措施,进而导致公司经营受到不利影响。
5、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收入分别为 44,015.04 万元、55,137.92万元和 66,973.54 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2.14%、72.74%和76.10%,外销主要以美元结算。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处于持续波动的态势。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公司产品出口销售价格,对国外市场销售产生不确定影响。同时,可能产生的汇兑损益亦会影响公司业绩,报告期内公司产生的汇兑收益分别为-482.45 万元、-267.56 万元和 1,687.51 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05%、-5.66%和 14.13%。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