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问询函
7、关于生产与采购
根据申报材料:(1)发行人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 PE、PA、TIE、EVOH等原料树脂;(2)报告期内,发行人部分核心原材料,如 EVOH 等,受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造成国内市场供应受限、价格升高;(3)存在向外协加工厂商提供原材料并支付委托加工费用的外协采购情况;(4)发行人生产产生废料各期销售金额分别为 1,018.92 万元、989.73 万元、1,152.09 万元。
请发行人披露:各细分产品的产能、产能利用率、产销情况,选择合理替代指标量化复合软包装材料产品产能。
请发行人说明:(1)主要产品产能的具体计算方式,量化分析原材料、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销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2)采购原材料的具体形态及相关质量标准,发行人供应商选取标准,各期进口原材料品类、占比、对应主要供应商,受原材料进口因素影响的主要产品及对应销售对象、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核心原材料是否存在进口依赖及发行人的应对措施;(3)列示报告期各主要原材料前五大供应商基本情况、营业规模、合作历史,采购数量、金额、占比及变动原因,供应商的经营规模与公司对其采购金额是否匹配;(4)发行人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下单方式、运输方式、发货及验货方式、采购方式、付款及款项结算方式、交易合同的主要条款及合同的签订和履约期限等;(5)按季度列示各主要原材料前五大供应商采购价格及市场同期价格,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6)是否存在贸易类供应商,若有,说明采购内容、数量、金额、占比及变动原因,是否存在贸易类供应商上游采购来源同为发行人供应商的情况及原因;(7)各期外协加工对应的采购内容,外协加工产品当期销售占比,发行人对应产品当期的产能利用率,外协加工费的定价标准及公允性;(8)报告期各期废料的内容、销售数量、销售频次、销售收入与发行人产量、材料耗用量、废料率、废料数量是否相匹配,报告期内废料销售收入较为稳定的合理性,以向海关申报补缴关税的价格作为销售价格的依据。
请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回复:
一、发行人披露
发行人已在招股说明书“第五节 业务与技术”之“三、销售情况和主要客户”之“(一)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产销情况”之“1、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产能、产量与销量情况”中修改、补充披露如下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和销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源:问询函
注:
1、上表所列示的产能是指在正常负荷工作条件下,结合设备状态、人员及生产组织安排等因素,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其中,多功能共挤膜材料及食品用热收缩膜/袋的产能,系由瓶颈工序-吹膜工序决定,故产能数据为其吹膜工序产能,相应地,计算产能利用率所选取的产量为吹膜工序产出的半成品产量。此外,经过吹膜工序的半成品,部分系由复合软包装材料自用,其余产品系直接出售,或在形成最终产品出售前经过分切、制袋等后道工序,有少量损耗,故与最终出售的产成品产量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2、复合软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多功能复合盖膜、热成型复合片材及复合软包装膜、袋,涉及外购膜材料进行复合,品种、型号较多且计量单位不统一,无法准确计算产能,因此,此处采用实际开机时间/理论开机时间替代产能利用率指标;公司相关产成品入库时会统一称重,故可按同一计量单位计算产销率,并根据实际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指标计算产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销率均维持较高水平,产能利用率自2020年至2022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1-6月,发行人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系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海运不畅,2022年部分海外客户前置采购计划,增加了部分备货,导致当年四季度以来,在经济下行、消费市场的整体购买力和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部分海外客户进入去库存周期,采购需求下降,因此发行人亦需逐步消化2022年底库存。同时,受2023年一季度春节假期影响,总体产量不高。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各细分产品的产能、产量和销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源:问询函
二、发行人说明
(一)主要产品产能的具体计算方式,量化分析原材料、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销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1、主要产品产能的具体计算方式
公司生产的多功能共挤膜材料产品,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原料树脂高温熔融、多层层叠共挤出、冷却定型、收卷、熟化及分切/制袋等,其中,瓶颈工序为多层层叠共挤出工序,相应设备为多层共挤吹膜及流延设备;公司生产的食品用热收缩膜/袋类产品,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原料树脂高温熔融、多层层叠共挤出、首次吹涨、冷却定型、交联处理、二次/三次吹涨定型、收卷、分切/印刷/制袋等,瓶颈工序为多层层叠共挤出工序,相应设备为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公司生产的复合软包装材料,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基材膜印刷、检品、复合、熟化及分切、制袋等,瓶颈工序为印刷工序及复合工序,相应设备为印刷产线和复合产线。具体情
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公司产能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图源:问询函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多功能共挤膜材料及食品用热收缩膜/袋产品的产能:
图源:问询函
公司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产能情况:
图源:问询函
2、量化分析原材料、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销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报告期内,发行人产品产销量及产销率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内,发行人产品产销率逐年小幅提升,总体较为稳定,产量与销量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由于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量密切相关,故以下主要分析原材料、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
(1)原材料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类别为树脂类、基材类及化学品,其中,化学品主要为油墨,胶水等易挥发材料,对产成品产出重量影响较小,因此以下仅分析树脂类及基材类材料的采购量、消耗量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注:
1、半成品净增加量=半成品生产入库-半成品生产领用;
2、发行人生产中领用的基材存在多种计量单位,如拉链等,单位为米,实物无法转化为 kg 合并计量,但实际生产领用用量较少且质量较轻,对最终产品影响较小。因此为便于比较真实耗用量,此处统计领用量已剔除非同一计量单位,即非千克作为计量单位的影响。
①原材料采购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产量与原材料采购量比例分别为 90.41%、87.32%、82.39%和 78.36%,比例逐年下降主要系原材料采购量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公司采购量增长幅度较大系公司主要原材料多为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受原油价格影响较大。2021 年起受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为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公司会根据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在市场价格较低点进行提前备货。
报告期内发行人原材料采购产出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采购产出比分别为90.41%、87.32%、82.39%和78.36%,材料采购产出比逐年下降,主要系发行人在 2021 年起根据对原材料市场趋势的判断加大了备货力度所致。
发行人与德冠新材投入产出比相比不存在较大差距。宏裕包材每年材料采购产出比均大于 1 系其于 2020 年 7 月新增 DCT(溶剂回收)设备,溶剂回收的数量逐渐增加,同时溶剂回收数量的增长使其对外采购的溶剂数量减少,从而导致采购产出比较高。
②原材料消耗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报告期内发行人材料投入产出比与披露(或根据披露内容可测算)投入产出比的同行业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89.28%、91.74%、91.73%和 90.74%,各年耗用量受产品结构及配方调整影响略有波动,总体较为稳定,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较为接近,不存在较大差异。
(2)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与行业平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能源为生产用电。报告期各期公司生产耗电量与产品产量的匹配性,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具体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内,发行人单位产品耗电量较为稳定,分别为 0.0852 万度/吨,0.0809万度/吨,0.0946 万度/吨和 0.1069 万度/吨。2022 年单位产品耗电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高温天数较多,发行人下吹工艺需将冷凝水保持在 5-7℃,且发行人收缩产品需要保持较低的温度以避免产品提前收缩,故为满足制冷需求,生产场地中辅机及制冷设备耗电量较高。2023 年 1-6 月单位耗电量较报告期其他期间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 2023 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偏低。
报告期内,发行人单位产品耗电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德冠新材和宏裕包材相近,与行业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发行人的原材料、能源采购、消耗与产品产销相匹配,与行业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采购原材料的具体形态及相关质量标准,发行人供应商选取标准,各期进口原材料品类、占比、对应主要供应商,受原材料进口因素影响的主要产品及对应销售对象、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核心原材料是否存在进口依赖及发行人的应对措施;
1、采购原材料的具体形态及相关质量标准
发行人原材料主要为树脂类、基材类和化学品,其具体形态及相关质量标准具体如下:
图源:问询函
2、发行人供应商选取标准
内部控制方面,发行人对材料需求实行集中采购,所有生产相关需求均由采购部门负责统一采购,并制定了《采购操作规程》《供应商管理操作规程》等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供应商管理方面,发行人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引入与日常管理实施细则:
(1)对于新增供应商的选取:由采购部门统一接洽有合作意向的供应商,针对其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供货质量、交货周期、供货价格、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判断后获取其营业执照、工厂体系证书,产品符合性声明/第三方认证及产品报价单等文件进行资质评审。拟新增供应商资质评审通过后,需对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测试(大试、中试、量产),质量部门对样品以及产出成品进行检测,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评定为合格供应商。
(2)对于合格供应商的维护:发行人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根据质量部门对采购原辅料到货检验的结果等信息对名录内供应商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实施采购计划时,发行人将综合考虑合作历史、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原材料采购价格以及合作关系等因素,选择供应商进行下单采购。
3、各期进口原材料品类、占比、对应主要供应商
报告期内,发行人生产中进口的原材料主要是发行人自主报关采购的境外及保税区原材料。报告期各期发行人自主报关采购的境外及保税区主要原材料具体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各期发行人进口主要原材料总采购比例逐年下降,主要系部分原材料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发行人经过测试和验证,更换部分国产原料可生产出品质和性能相同的产品。发行人将持续积极开发国内替代供应商以丰富其采购渠道,降低进口原材料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1)PE
报告期各期,PE 原材料主要进口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2)PA
报告期各期,PA 原材料主要进口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3)TIE
报告期各期,TIE 原材料主要进口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4)EVOH
EVOH 原材料报告期各期主要进口供应商具体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由上表可知,PA、PE 及 TIE 原材料主要供应商多为化工行业头部生产商及知名贸易商,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报告期内与发行人维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供货量稳定。全球生产 EVOH 原材料的生产商较少且部分生产厂商通过代理商进行销售,目前发行人进口 EVOH 原材料主要向双日集团购买,除此之外发行人积极与其他 EVOH 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4、受原材料进口因素影响的主要产品及对应销售对象、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
由于发行人产品多涉及进口原材料,主要原材料中 PE 进口原材料报告期内供应稳定, PA 及 TIE 原材料国产化效应明显,报告期内进口采购额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前述三类主要原材料受进口因素影响较小。
报告期内 EVOH 原材料受市场供需波动影响较大。EVOH 原材料主要用于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产品的生产,各产品中 EVOH 用量占比较少。报告期内涉及到 EVOH 使用的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产品的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具体如下:
图源:问询函
报告期内含 EVOH 的多功能共挤膜材料及食品用热收缩膜/袋的各期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如上表,报告期内含 EVOH 原材料产品的收入占多功能共挤膜材料、食品用热收缩膜/袋产品总收入的比例较为稳定,维持在 28%至 35%之间,同时,相应产品的前五大客户占比亦较为稳定,维持在 16%至 22%之间。发行人在与重要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扩展其他采购渠道,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以降低进口原材料给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5、核心原材料是否存在进口依赖及发行人的应对措施
(1)核心原材料的进口依赖情况
报告期内,发行人采购的进口核心原材料主要包括 PA、PE、TIE 及 EVOH,前述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及国产化情况如下:
图源:问询函
发行人对 PE、EVOH 等主要原材料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但基于①公司进口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均为知名化工企业,公司多年来与其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供货渠道稳定,公司生产中所需主要原材料所处市场竞争充分且货源充足;②国内石化工业的发展推动主要原材料的国产化,对部分市场用量较大且较通用的原料树脂,存在国内供应商,发行人可根据市场情况自由选择国产或进口材料;③针对国内暂无批量生产能力或部分供应商独家配方的特殊牌号原材料,发行人及时结合现有库存及历史用量情况实时调整采购计划,确保用量充足,预计对原材料一定的进口依赖不会对发行人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发行人的应对措施
为有效应对并逐步降低核心原材料的进口采购依赖,发行人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持续寻找国产化可替代方案,丰富采购渠道:对于普通牌号原材料,公司上游塑料化工原料行业内存在较多生产商,可替代的境内、外供应商较多,公司逐步开发境内供应商进行原材料国产替代;对于特殊牌号及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原材料,发行人积极实施多渠道采购,以降低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采购风险;
②与重要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原料生产厂商及其代理贸易商的紧密合作,在长期稳定合作基础上尽量保障原材料价格和供应量的稳定;
③挖掘多品牌原材料的相互替代关系:针对同一品类、不同品牌的原材料挖掘其相互之间的替代关系,对多个供应商进行多品牌采购以避免单一来源采购带来的不可控因素;
④根据生产情况提前备货:发行人根据订单和生产计划及时评估库存情况,进行预备性采购。综合生产计划、供货周期、安全库存量等因素提前做好材料订购计划并实施采购;
综上,发行人对 PE、EVOH 等主要原材料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但已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并逐步降低核心原材料的进口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