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之后阿里系应用的集体宕机事件,似乎给阿里云独立画上了问号。
昨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财报中披露了业务集团分拆和融资进展情况。引发外界更多关注的不是财报,而是一系列大动作接踵而来:
首先是阿里云的分拆被摁下暂停键。
鉴于多方不确定性因素,此前已经宣布要推进分拆上市的阿里云不再推进完全分拆。而这距离阿里“将继续对阿里云进行分拆”的表态才刚刚过去两个月。
更为重磅的是,阿里再曝猛料,盒马的IPO也已经暂缓,财报称集团正在评估确保成功推进项目实施和提升股东价值所必须的市场状况和其他因素。
随后,美国证监会文件显示,马云家族信托减持阿里巴巴股份。
据公告透露,因美国扩大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管制,给云智能集团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公司认为,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因而决定不再推进,而是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阿里强调,将坚决加大对阿里云的持续战略投入,确保阿里云专注于“AI+云计算”发展战略。
同时,云智能集团仍会继续保持独立公司的运作方式,采取董事会授权的负责制。
此前,阿里公布了1+6+N组织变革启动以来的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六大业务集团正式成立董事会,进入新发展阶段。
其中,董事会批准阿里云从阿里巴巴集团彻底分拆独立上市,批准启动探索菜鸟集团上市,批准启动执行盒马的上市流程,批准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探索对外融资。
而阿里云分拆计划始于今年5月,当时,时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董事长兼CEO的张勇放话,12个月内完成阿里云分拆并独立上市计划,9月阿里云高管调整时阿里集团明确将继续执行上述计划。
如今看来,当时补充的那句“该分拆计划的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负债和合同的成功重组、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市场条件和相关管辖区的监管审批”更像是预言。
而在最新财报中,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至276.4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从上个季度的3.87亿元,大幅提升至14.09亿元,环比增幅达264%。
可见,通过主动削减项目制订单,阿里云正在提升收入质量。阿里认为,本季度公共云产品及服务收入有所增长,带动了阿里云盈利能力的优化。
事实上,阿里巴巴正在经历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而阿里云是阿里分拆计划中本应执行的最为彻底的业务板块。
目前在全球资本市场,并没有一家类似阿里云体量的云计算公司独立上市,因此阿里云的估值水平被各界广泛关注。
业界有分析指出,阿里云最终极有可能成长为万亿营收,千亿利润级别的巨头。
据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二季度(对应自然年2023年Q3)财报显示,2023年7月-9月集团收入224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8%至428.45亿元人民币,超市场预期。
“我们收获了一个稳健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9%,经营利润及经调整 EBITA分别同比增长34%及18%。根据我们的资本管理计划,我们正优先对技术和创新进行投入,为业务带来新增长。”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说。
财报电话会中,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则公布了当前的四个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
未来,这些战略级创新业务在组织上将以独立子公司的方式运营,业务上将打破以往在集团内的定位限制,阿里以3-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
与此同时,财报披露,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正在为外部融资做准备。
财报指出,速卖通、Lazada、Trendyol等主要零售平台强劲表现,带动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零售业务整体订单同比增长约28%,收入同比增长73%。Lazada持续提升变现率,每单亏损环比及同比均实现收窄;Trendyol本季度继续实现盈利,并进一步扩大业务版图。
菜鸟集团也已申请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并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A1文件。
值得关注的是,与财报一起披露的还有两份拟出售证券通知。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披露的144文件(拟出售证券的通知)显示,马云家族信托旗下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拟于11月21日(下周二)分别将500万股阿里巴巴限制性股票,转换为自由流通股票以沽售,涉及股票市值共8.7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
受到这一消息影响,阿里美股在北京时间11月16日盘前跳水,一度跌近8%。
对于上述减持的消息,阿里巴巴方面表示不予回应。
要知道,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出售阿里巴巴的股票。
在阿里巴巴于美国上市后不到两年,马云就以要履行公益捐款的承诺及更好地管理财富目的为由,宣布将在12个月时间里售出阿里巴巴集团约990万股股票,占彼时其持有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的约5%。
同年(2016年),入股阿里巴巴16年的软银,也首次减持阿里巴巴股份约合79亿美元,完成减持后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从32%下降至28%。
此后7年里,马云家族信托、软银,以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均多次减持阿里巴巴股份。
截至目前,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份比例约为13.9%,较一年前的23.9%减半,由于目前阿里巴巴股价仍处低位,以均价计算,软银光是在过去一年累计套现金额就接近1800亿人民币。
经查询,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持股,主要是通过几家境外实体实现。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马云个人持有阿里巴巴股份不过0.02%,其他则通过马云慈善基金会全资持股的Yun Capital Limited和Ying Capital Limited、马云家族信托全资持有的JC Properties Limited和JSP Investment Limited以及马云持股70%的APN Ltd.持有。
马云直接、间接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近4.8%。
此后马云在阿里巴巴的持股,则随着马云在2020年9月正式退出阿里巴巴高管名单和董事会,变得不透明起来。根据相关规定,作为持股不足5%的非主要股东,港股和美股不会对其做硬性披露要求。
本次马云家族信托再次减持后,其作为创始人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比例将更为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