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必看: 企业并购必须了解的三大基本问题(上)

vca投资分析师
关注
2024-01-22 08:18:40
有59人浏览
分享到:

前言

常言道:十亿市值靠业务,百亿市值靠并购,千亿市值靠爆发业务和并购。经济大波动的时期,往往是并购较频繁的时期,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IPO和并购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与资本市场的周期同步发展。


当前,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扩大商业版图、布局多元增长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将阐述企业并购重组的三大基本问题,希望帮助大家阅读后可以对并购有系统性的了解和具备一定的实操知识。


一、并购的基本要点与类型


(一)什么是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商业行为,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来实现对后者的控制。


这种行为既涉及到投资,也涉及到经营,包括公司之间的控制权和资产的转移。与普通的投资行为相比,企业并购更注重对目标公司的控,而不仅仅是投资收益。



(二)企业并购≠普通投资


在讨论企业并购时,我们需要区分它与普通投资的不同之处。


首先,投资是以退出为目的,而并购是以控制为目的。换句话说,成功的并购意味着控制目标公司,而不仅仅是投入资金。


其次,并购是投资性的经营行为,而单纯的经营性交易并不算作并购重组。因此,企业并购不同于普通的投资行为,它更注重对目标公司的控制和经营。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转并购,即先以投资的方式进入目标公司,然后以并购的形式退出。这种情况也是企业并购中的一种常见情况。


(三)并购≠经营


并购是投资性的经营行为,单纯的经营性交易不算做并购重组。与单纯的经营性交易不同,并购重组并不仅仅是为了经营性的目的。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地皮,虽然这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并不被视为典型的并购重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购首先是一种投资性行为,其次才是经营性行为。因此,并购并不等同于经营,这是需要明确的一个地方。


在并购过程中,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通常需要运用各种融资技巧。并购重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战略性的扩张、资源整合或者市场份额的增长,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因此,虽然并购涉及到经营方面的考量,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投资性行为。



(四)并购≠买公司


并购并不是简单地买下一家公司,实际上是通过现金、股权或其他支付形式买下了公司内部的某些东西,部分或全部资产(比如渠道、技术或人才)和股权,实现对被收购公司的控制。


在并购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明确买的是什么,资产并购就是购买公司的资产,而股权并购则是购买公司的股权。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进行资产并购,就需要考虑是打包购买还是拆开购买。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拆开购买,因为我们所购买的是公司资产中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整体公司。相反,卖方可能更倾向于打包出售,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混淆视听或者夸大其价值。


资产并购中,一个重要的谈判焦点是如何划分资产范围,即确定哪些资产是需要购买的,哪些是不需要购买的,这是需要双方进行谈判的。因此,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买卖行为,而是一项复杂的交易过程,需要双方就资产范围进行深入的谈判和协商。


而股权并购不需要有这个谈判环节,股权并购重点在于完成后,剥离掉不需要的资产。这一点是与投资的区别所在。因此,要理解并购的概念和实质,明确买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将整家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交易。


二、资产并购


并购实际上是“合并”“收购”两个词的结合。


合并或兼并指两家或多家独立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只保留一家独立法人,其他独立法人消失。而收购则是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但独立法人的地位不消失。


收购又分为资产收购股权收购,其中资产收购是买入一家公司的资产,而不是简单的资产置换行为。


并购是以控制为目的,如果没有达成对公司的控制,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并购。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购的基础概念对避免低级错误至关重要。对于许多人来说,搞清楚合并、兼并和收购的区别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概念在商业行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资产并购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在资产并购过程中,竞业禁止条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条款。竞业禁止条款是指在员工离职后一定期限内,员工不得从事与原雇主相竞争的行业或从事相同或相似的商业活动。这个条款的存在对于资产并购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A正在进行资产并购,花了3个亿买下了公司B。然而,由于疏忽,他们忘记签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合同,即竞业禁止条款。


如果在资产并购中忽略了竞业禁止条款,那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A可能会直接将公司B的资产拿走,并花费一部分资金购买其他资产,甚至在原公司的对面购买土地,然后将公司B的业务搬迁至新地点,并直接通知B企业的员工回来继续工作。


这种做法可能会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导致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司声誉。因此,在资产并购中,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合同中包含竞业禁止条款,公司A应该遵守这一条款的规定,确保员工不会违反竞业禁止条款。



因此,资产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买卖行为,而是需要考虑诸多法律和商业因素的复杂过程。对于参与资产并购的公司来说,理解和遵守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至关重要,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合法性


三、股权并购与股权投资


(一)股权并购的含义

股权并购是一种复杂的商业交易,通常涉及公司间的合并或收购。相比之下,股权投资则是指投资者购买公司股权以获取公司未来盈利的一种行为。


首先,股权并购涉及购买公司的股权,而资产买卖则是指购买公司的资产。在股权并购中,买方购买的是公司股东的股权,而不是直接购买公司的资产。这意味着,通过股权并购,买方可以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在进行股权并购时,买方需要了解目标公司的章程和相关条款。一些公司可能会在其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这些条款可能对股权并购产生重大影响。


举例来说,一家公司的章程中可能规定董事会成员的人选,这可能会对买方的控制权产生影响,因为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另外,股权并购与股权投资也在投票权方面存在差异。在股东会的表决中,投票权通常是按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计算。而在董事会的表决中,通常采用票决值,即按照董事会成员的人数进行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股权并购可能会被误解为股权投资。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买方无法获得对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从而影响交易的最终结果。


总之,股权并购和股权投资是两种不同的商业行为,需要仔细分辨。在进行股权并购时,买方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章程和相关条款,以及对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二)投资转并购

此外,除了正常的并购,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形式也经常会出现,叫做投资转并购,指的是企业先以投资的方式进入,然后呢再以并购的形式退出。


经典案例可以参考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这次交易背后涉及了复杂的股权结构和交易条款,如拖售权条款。


拖售权条款是指在并购中出现的一种强制授权条款。当投资机构投资一家公司时,其退出方式通常包括IPO、管理层回购和并购退出。如果无法通过IPO或者管理层回购,投资机构可能选择并购退出,即通过股份转让的方式退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创始人不愿意出售股份,拖售权条款就会发挥作用,允许投资机构强制出售股份。



另外,拖售权条款通常与优先清算权条款一起使用。优先清算权条款规定,在公司清算或类似事件发生时,优先股股东有权优先分享剩余资产,并且通常按照其投资金额的倍数计算分配额。例如,如果投资金额为一个亿,按照一倍计算,投资人将获得两个亿,剩下的部分才归创始人所有。


拖售权条款和优先清算权条款是并购交易中重要的条款,它们影响着投资机构和创始人在退出时的权益分配。


有趣的是,有时投资公司的真正目的并非投资,而是为了获利。例如,投资公司可能通过关联公司购买创始人的公司,这需要双方高度警惕。


因此,了解和审慎处理投资协议中的优先清算权条款至关重要。投资人和公司创始人应该在签署协议前充分了解条款内容,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推荐阅读*
企业年报中容易出错的17个会计处理问题!
干货 | 老板想上市时,财务总监如何做好汇报?
拟IPO企业财务内控审核重点(附案例)
拟上市企业一定要重点关注:研发费用
IPO干货 | 拟上市企业股改流程及要点

拟上市财务总监研修班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