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瑞幸神话破灭!还把中企赴美上市路给“堵”了,谁会被下一个摘牌?

来源:新华社  时间:05-20 上市
瑞幸咖啡19日宣布,公司已于5月15日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有关方面关于公司股票退市的书面通知。瑞幸咖啡计划要求就此举行听证会。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昨晚,瑞幸咖啡公告称,5月15日收到来自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书面通知,表示交易所对该公司做出摘牌决定。路透社的报道透露出更强硬的信息:纳斯达克通知瑞幸咖啡必须摘牌

  今日凌晨,投资界收到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的署名声明,“纳斯达克不等最终调查结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对此我个人深感失望和遗憾”。接下来,瑞幸计划举行听证会,并将于5月20日复牌。

  如若退市,瑞幸将成为纳斯达克退市最快的公司。回首一年前的5月17日,创立18个月的瑞幸成功赴美IPO,创下了全球最快上市记录。瑞幸曾经风光无限,市值最高时飙升至近130亿美元。如今,千亿市值烟消云散,神话破灭。

  影响远远不止于此。5月19日,据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纳斯达克将公布一些新上市门槛:比如要求企业IPO筹资额须达2500万美元以上,或至少达到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以及要求会计事务所确保其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这意味着,更多的中概股将要承受瑞幸带来的后果。

  48天后,瑞幸被勒令退市

  千亿神话破灭,还有天价赔偿等着

  在造假事件爆出48天后,瑞幸又创造了一项中概股的历史纪录:成立18个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12个月,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

  5月19日晚,瑞幸咖啡公告称,于5月15日收到了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审查部门的书面通知,决定对瑞幸施行摘牌。对此,瑞幸计划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结果出炉前,瑞幸将继续在纳斯达克上市。

  “听证会也最多延迟瑞幸摘牌进度,最终还是无可挽回。”一位投资人感慨道,“估计瑞幸的门店又要爆单了。”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程久余告诉投资界,“瑞幸被退市的可能性极大。被通知退市公司,一般在收到通知后45天内提交整改计划以争取符合挂牌条件,方有可能不退市,所以目前瑞幸先通过提起听证以及后续逐级上诉,获得时间来提交整改计划以争取符合挂牌条件。”

  此次,纳斯达克上市资格审查部门对瑞幸的退市决定主要有两项依据:一是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5101,瑞幸于4月2日“自爆”财务造假引发了有关公众利益的担忧;二是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5250,瑞幸未能公开披露有效信息,其商业模式建立在虚假交易的基础上。

  4月2日晚间,身披光环无数的中概股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举世哗然。公司公布调查显示,其COO刘剑以及部分员工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人民币。同一时间,瑞幸股价暴跌,盘前暴跌85%,开盘20分钟内三次熔断。4月7日,瑞幸宣布停牌,收盘报4.39美元,市值仅剩下11亿美元,一夜回到解放前。

  若以2020年1月17日曾经到达过的最高点51.38美元计算,瑞幸市值蒸发高达11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780亿元。

  而退市,无疑是瑞幸最致命的一击。“瑞幸咖啡或将被强制退市,就像之前的安然一样。”造假事件爆出后,市场人士猜测这可能是瑞幸最坏的结局。如今这一猜测,已经变成现实。

  能否在45天内实现自救,决定着瑞幸神话的结局。上市公司在接到退市通知后45天内,如有异议,有权逐级提出上诉:先是纳斯达克市场上市资格审查部门,接着是聆讯小组,然后是上市与听证审查委员会,继而是纳斯达克董事会,最后美国证监会SEC将进行最终裁决。

  程久余对投资界表示,就算有退市回旋的余地也一定会面临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会有大量投资者委托律师索赔,这个天价赔偿可能会搞垮瑞幸咖啡。有市场人士指出,巨额赔偿将首先动用瑞幸目前账面上的超90亿元现金,然后相关高管也将面临巨额赔偿。

  陆正耀凌晨回应:绝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骗投资人

  今天凌晨1点30分,投资界收到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的署名声明,“纳斯达克不等最终调查结果就要求公司退市,出乎意料,对此我个人深感失望和遗憾”。陆正耀在声明中直言。

  陆正耀说,根据瑞幸咖啡的公开披露,目前公司也已根据阶段性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处理相关责任人、重组董事会、更新管理层、积极进行整改。5月12日晚间,瑞幸咖啡宣布CEO钱治亚和COO刘剑被暂停职务,郭谨一为代理CEO。资料显示,郭谨一也是出身神州系。2016年至2017年,郭瑾一担任神州租车董事长助理,彼时神州租车董事长正是陆正耀。

  “我创业20年来,先后参与创立了神州租车、神州专车和瑞幸咖啡,它们都是各个领域内的知名品牌,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运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也解决了数万员工的就业。”陆正耀称,个人风格可能太激进,企业跑的太快,也导致很多问题,但绝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骗投资人,是真心想把企业做大做好

  陆正耀表态:依然坚信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是成立的,瑞幸咖啡自运营以来每年的营收都在持续增长。“目前,尽管有疫情和造假风波的双重打击,瑞幸数千家门店仍在努力坚持运营,数万员工仍在勤勤恳恳的工作。”陆正耀说。

  他否认了转移资产,“创业以来,我挣到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了实体企业中,质押瑞幸咖啡股票所得资金,也全部用于支持旗下各个企业的经营发展,没有用于个人挥霍,更没有转移资产,对此我愿意接受任何调查”。

  陆正耀称,过去的一个多月,一直处于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夜不能寐。“公司如果退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必将继续加大,但不论怎样,我都会倾尽全力维持门店运营,竭尽所能挽回股东损失,让瑞幸这个品牌能够走下去”。

  最新消息是,瑞幸北京要裁撤80家门店——这意味着,瑞幸北京400多家门店中,今年要关掉近五分之一。对此,瑞幸咖啡作出解释:受疫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确实在进行正常的门店优化,对个别效益不好或客户覆盖重合的门店进行“关停并转”。

  与此同时,瑞幸背后股东已纷纷减持。5月11日,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瑞幸咖啡机构股东—Capti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清仓了瑞幸咖啡所有股份。此前,其持股数为7152.3万股,占瑞幸总股本的9.2%。另外,孤松资本也已经清仓所持有的瑞幸咖啡股票。还有摩根大通,在瑞幸披露财务造假后将其股份减持至1.6%。

  纳斯达克还是动刀了

  准备赴美IPO的中国企业该往何处?

  瑞幸造假事件如同给中概股埋了一颗大雷,最终会造成多大的动静现在还难以预测。

  最直接的打击是,瑞幸的自爆,浇灭了一批企业赴美IPO的想法。外界开始预测中概股会掀起一波回归潮,而一些原本对美股蓄势待发的企业已经考虑撤退。一方面,境外投资者信心受到了打击;另一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势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苛的环境。

  瑞幸给所有中概股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4月23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提醒投资者不要把钱投到中概股,这番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也让中概股的信任危机进一步蔓延。

  当时,纳斯达克交易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郝毓盛对投资界首次回应了中国公司赴美IPO门槛提高的传闻,明确表示“在上市规则和准入条件上,美国资本市场对全球的公司一视同仁。”

  但是,让市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5月19日,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纳斯达克将对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实施新的限制,此举可能会加大一些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难度

  纳斯达克的新规将要求企业的IPO募资额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或至少达到上市后市值的1/4。此外,还将要求审计公司确保其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并计划对审计中国上市公司账目的美国小公司进行审查。

  这将是纳斯达克历史上首次对IPO规模设定最低数额。据金融市场数据提供商路孚特的数据,200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55家中国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融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

  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表示,尽管纳斯达克在新的限制中不会特别提到中国公司,但这一举动确是出于对所谓“中国的会计透明度及内部问题”的担忧。

  “瑞幸财务造假事件是纳斯达克修改规则的直接导火索。”一位市场研究人士指出,“在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后,纳斯达克公布的新要求,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特地为中概股而设定。”

  影响不容小觑。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投资界表示,这些新要求会对打击规模较小企业赴美IPO的信心,增加赴美IPO过程中企业为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而支付更多的成本和中介机构费用,最终提高赴美IPO的门槛。这样一来,部分原定赴美IPO的中国企业最后会转向A股或港股。

  瑞幸被勒令退市

  还把中企赴美上市路给“堵”了

  退市前,瑞幸将先在今晚恢复交易。被套牢的股民在绝望中走向了疯狂。

  狠狠割了一把美国投资者韭菜的瑞幸,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终局。

  最新消息,纳斯达克交易所要求瑞幸摘牌退市。而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纳斯达克还将出台一系列的规定,限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募股。

  疯狂的是,早在4月7日因造假被停牌的瑞幸股票,将在5月20日美东时间早间7时恢复交易。被套牢的股民在绝望中走向了疯狂。

  一名股民发推写道:“我目前持有1000多股瑞幸股票,我不会卖的,除非股价回到每股10美元到20多美元的区间。明天的交易重启将会非常疯狂!”

  被纳斯达克停牌前,瑞幸股价因造假从50美元每股跌到了4.39美元。

  瑞幸不冤,冤的是中国企业。瑞幸这一锤子割韭菜买卖,怕是要坑了中国企业的赴美上市路。

  美股韭菜的复仇

  纳斯达克已经通知瑞幸由于其数据欺诈和未能披露重大信息,必须摘牌。瑞幸也表示自己收到了“摘牌通知”。

  然而瑞幸要求举行听证会,一般将在提请后30到45天举行,但美国疫情期间各项工作都被大幅延缓。在听证会举行之前,瑞幸将会被暂免摘牌。

  就像是一场梦,美国投资者在瑞幸“星巴克挑战者”的故事中展现了惊人的“傻白甜”。这种天真的信任让瑞幸去年股价一直高涨,甚至打爆了彼时看穿瑞幸真面目、选择做空瑞幸股票的空头。

  然而梦总有被打醒的时候,4月初,瑞幸自曝销售数据造假,股价一天暴跌84%,被纳斯达克停牌,股民只剩下账户上惨痛的损失。

  十几家美国律所代表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一家律所征集购买10万美元以上股票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在推特上发出消息后,却引来股民抗议:买了1500美元的怎么办?买了几千美元散户的怎么办?不是富人就不配索赔吗?

  然而,还有执迷不悟的美国股民,敢于在瑞幸股价大跌后去抄底,结果停牌被套。他们看着十几桩集体诉讼,担心自己会作为股东遭到起诉。

  现在他们担心的问题是:我还有持有瑞幸的股票,瑞幸摘牌了我的股票怎么办?

  到今年5月17日,瑞幸成立两年半,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周年。在这短短生涯里,瑞幸一度实现了高达120亿美元的市值。

  这个最快上市成功的故事,却是建立在3亿美元销售数据造假的基础上。

  美国对冲基金浑水1月指控瑞幸财务造假欺诈,并做空瑞幸,遭到瑞幸否认。4月瑞幸自曝数据造假,推出首席运营官“捏造数据”抵罪。在5月,瑞幸解雇了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

  来的快去的也快,瑞幸市值如今只有11亿美元。

  一年前美国人有多激赏瑞幸“星巴克挑战者”的故事,现在就有多恨中国企业数据造假。

  新政策将限制中国企业上市

  但瑞幸这一次的造假,不仅搭进去自己,更搭进去未来中国企业的赴美上市前程。它透支了中国企业的信用,也拉上中国企业一起承担造假的后果。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纳斯达克将出台一系列新规定,限制中国企业上市。新规包括要求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公司,IPO金额不得小于2500万美元,或者至少募集上市后市值的四分之一。

  这是纳斯达克首次为IPO规模设定最小值。四分之一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都不符合这项要求。在这一限制下,未来这类小额IPO将不能实现。据Refinitiv数据,自200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55家中国公司中,有40家的IPO募集资金低于2500万美元。

  路透社还援引消息人士称,拟议的规则还将要求审计公司确保其国际分部遵循国际审计准则。对于审计中国企业IPO的美国小型公司,纳斯达克也将对它们的审计进行审查。

  另一消息人士称,美国证监会也会在今夏讨论外国公司IPO以及会计披露。

  去纳斯达克挂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曾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既可以躲过中国上市漫长的审查和等待,小型公司又能快速套现,获得美元外汇。

  回到中国市场,企业有纳斯达克上市的光环,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甚至获得补贴。

  但这条路,就快被那些公司的自作聪明玩完了。

  在瑞幸之后,另一家中概股公司“跟谁学”也遭遇了浑水做空,被指用机器人账户冒充学员。此类欺诈事件频频发生,诚实运营的中国公司也跟着一起蒙羞。

  讽刺新闻网站The Stonk Market甚至为此虚构了一个故事来讽刺瑞幸和这些造假的公司:

  瑞幸坑完了49岁的佛罗里达州股民Dave Burke毕生积蓄。在瑞幸市值接近130亿美元时,他开始以每股50美元的高价购买股票。最终将毕生积蓄25万美元投了进去。

  然而瑞幸爆出造假后,股价从最高50美元暴跌到4.39美元,Burke的毕生积蓄打了水漂。

  Burke精神陷入了失常,他走入当地的星巴克咖啡,点了两份大杯热咖啡,然后将滚烫的咖啡倒在了自己的裤子上。

  他在星巴克里尖叫:“没有人应该相信中国的数据!”

  美国参议员Tom Cotton也发推特评论瑞幸摘牌事件称:“这是纳斯达克的正确举动。瑞幸咖啡说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好监管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

  中美监管机构正在一起调查瑞幸,该来的结局总是会来。

  不过,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已没有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逃脱本应承担的责任。

  “在美国,摘牌是常态化现象。美股上市公司,即便退市好几年,我们仍然可以起诉他。”5月19日晚,美股维权律师郝俊波对“极点商业评论”表示:即便破产清算,公司主体没有赔偿能力,也有保险公司代为赔偿。“不过瑞幸有其特殊性,牵涉到企业高管是否故意欺诈等问题,保险公司可能因此拒绝赔偿。”

  01 瑞幸距最终摘牌不超过180天

  目前,由于瑞幸官方表示正计划申请举行听证会,那么瑞幸即使最终摘牌(尽管看上去是大概率),但也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整个过程可能短至一个月,或者长至七个月。

  相关资料显示,在纳斯达克(Nasdaq),由其上市资格审查部(Listings Qualifications Department)负责确认不符合继续挂牌条件的上市公司,发布退市决定书和公开谴责信。如果上市公司服从该决定,退市决定将立即生效。

  通常情况下,企业必须在规定45天内申请举行听证会,提交整改计划以符合挂牌条件。如果在规定日期内仍然未能达标,那么Nasdaq将立即摘牌,除非企业决定进行上诉,Nasdaq也可视情况给予更长整改计划递交期限,但最长不超过180天。

  如果上市公司不接受退市决定,它可以向Nasdaq听证委员会(Hearing Panel)提请上诉。如果上市公司对听证委员会决定表示不服,它可以向Nasdaq上市和听证审查委员会(The Nasdaq Listing and Hearings Review Council)提起上诉。如果企业仍然不服,最终它可以上诉到Nasdaq董事会(Nasdaq Board of Directors)。

  不过,由于瑞幸22亿元财务造假,属于严重的违规行为,甚至涉嫌证券欺诈罪,加上Nasdaq“必须摘牌”的坚决态度,它即便不服,也大概率难以走到Nasdaq董事会裁决的那一步。以此来计算,瑞幸距离最终摘牌,可能在45-180天之内。

  其实,在Nasdaq被摘牌是常事,每年有大约8%的公司退市,其中大约一半是强制退市。纽交所的退市率大约为6%,其中约1/3是强制退市。

  绝大部分企业,将在被摘牌后进入柜台市场,这是美国最边缘化的市场,大多是因公司本身无法定期提出财务报告或重大事项报告,而被强制下市或下柜的空壳公司,也就是俗称的“垃圾股市场”——如果依然难以生存,那么就只能通过私人交易进行股份转让,或者私有化,或者破产解散清算。

  瑞幸之前,从事废水处理的中概股大连绿诺是非常接近的案例。2010年,浑水发布做空报告认为,中概股绿诺科技涉嫌财务造假。9天后Nasdaq将嘴硬的绿诺科技停牌,绿诺绿诺董事会最终被迫承认,2008和2009年的财务数据有误,不应采用。

  于是,当年12月3日,Nasdaq向绿诺发出退市通知,批评其未能回应市场质疑。12月9日,绿诺摘牌,转至“垃圾股票”市场。

  02 难逃安然当年命运

  从瑞幸来看,鉴于中国监管层对它的严厉态度,多次强调要依法严处瑞幸咖啡,瑞幸回归的私有化希望显然也渺茫。

  另外,由于瑞幸咖啡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总部在厦门,股票在美国上市,中国投资者不能依据中国《证券法》和最高法院证券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起诉索赔,但这并不意味着瑞幸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郝俊波就表示,美股上市公司即便退市好几年,我们也可以起诉它。比如易居中国,2016年就已从美国退市,但仍然因2016年的证券欺诈案于近日被投资者诉至美国法院。

  在郝俊波看来,即便公司破产清算,公司主体没有赔偿能力,但一般有保险责任险,就会有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瑞幸的特殊情况在于,牵扯到买保险的高管是否存在故意的欺诈行为,如果存在,那么保险公司就会拒绝赔付,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诉讼才能解决。

  郝俊波称,还有一种选择,是瑞幸案件中作假的涉及面比较广,时间比较长,那么它的中介机构就很可能会被拉进来,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可以参考当年的安然案件。

  1997年-2000年,安然财务虚增6亿美元。随后安然股价大跌,不得不面对众多诉讼与监管部门的巨额罚单,最终以破产告终。这还不算最坏的结果,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大商业欺诈案的主角,安然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斯基林被重判24年零4个月徒刑,其他多名高管锒铛入狱。

  涉及这一案件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也被处以造假金额20多倍的巨额罚款,直接导致其审计公司——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破产。三大投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因涉嫌财务欺诈被判有罪,向安然公司的破产受害者分别支付了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的赔偿罚款。

  根据瑞幸披露的情况,这一次的造假行为是公司COO兼董事刘剑及其几个属下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的,捏造交易的不当行为。但实际上,外界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对瑞幸质疑的焦点之一,就是高达50%的营收造假,为何可以瞒过瑞幸公司上下如此多其他高管,以及中介机构。

  因此,瑞幸可能最终也难逃安然的命运。

  03 谁会被下一个摘牌?

  话说回来,退市也好,诉讼处罚也好,破产清算也罢,都是瑞幸及相关责任人必须为其造假行为付出的代价。但瑞幸造假事件就像一块巨石,引起了大片波澜。

  根据财富网报道,在瑞幸自曝造假随后的20多天里,做空机构频频对跟谁学、好未来、爱奇艺等中概股出手。其中最惨的是跟谁学,3个月里,跟谁学遭遇了6次做空,最近一次在5月18日晚间,浑水公司发布做空报告质疑跟谁学至少80%的收入造假。受此影响,跟谁学盘前一度大跌近18%。

  谁会成为下一个被摘牌的中概股,也频频被各种猜测。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从美国三大交易所摘牌的中概股共达107只,摘牌中概股占比31%,目前仍在美股市场交易的中概股共240只。

  但蝴蝶效应远不止如此,4月23日美国证券会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点名中概股:高风险,谨慎投资。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证监会主席在电视媒体上公开提醒投资人“不要投资中概股”。这一表态,让中概股应声大跌。

  而根据国际金融报最新消息,Nasdaq将对企业IPO实施新的限制,如将要求企业的IPO募资额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或至少达到上市后市值的1/4。此外,还将要求审计公司确保其报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并计划对审计中国上市公司账目的美国小公司进行审查。

  这将是Nasdaq首次对IPO规模设定最低数额。2000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55家中国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IPO融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

  有评论人士就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瑞幸造假事件发生后,美国相关监管部门会对其自身监管面临的不足或漏洞进行修补和完善。就像当年安然事件后,倒逼美国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完善法律制度,紧急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去修补了法律和监管上存在的漏洞。

  这可能同时促进了中概股的回归之路,近期网易、京东、百度、携程赴港二次上市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另外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出于业务发展考虑,一些未上市的企业可能也会倾向于选择兼顾国内和海外的港股市场。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
马上查看详情
董秘研修班
整合百位上市公司董秘导师,10年培养 5000+ 董秘实操人才